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东线无战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941年10月11日下午6点,维亚济马镇。

    天边的鱼肚皮白慢慢化为了温暖的金色晕影,在暮霭沉沉的余晖之下,太阳化作了一片儿荷包蛋,在收拾完地上那群没完没了往上涌来的人类灵魂后,拍拍手就开始向着西边落下。

    夜幕降临了,镇里那群“敲锣打鼓”打成一团的军人也放下了手中的枪,喧嚣的枪声逐渐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像个体面的职场人士一样到点下班去了。

    两边的班长们点好活着的人,然后收工回营。打不动了,德国人打不动了,苏联人也打不动了,大家都知道该休息了。

    德国人在前一天夜晚里还没学会消停,寻思着发挥996精神打算来加个夜班。

    他们出动了好几个步兵团试图夜袭苏军据点,已经完全熟悉城镇和地下通道的苏联守军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动作,卢金决定好好教育了一下这帮不守规矩的“客人”:

    苏军前锋侦察兵从瓦砾堆里的地下室出口盖子里悄悄地露出头,一边观察着一边标记敌军的进攻方向,指战员在收到写好了敌军进攻箭头的街道图后,立刻派出了传令兵通过另一边出口去传达讯息。

    收到了指令的守军士兵们枕戈待旦地从地里全都冒了出来,他们隐藏在瓦砾堆里盯着眼前的敌人却没有开枪,等到把德军的各个步兵班放入没有射击死角的伏击圈中的时候,各式枪支从黑暗角落里喷出了火舌,暴打着这群窜过来的夜耗子。

    在黑夜中德国人根本摸不清枪到底是从哪打过来的,再精锐的老兵面对黑暗中到处飞过来了的子弹也没有办法,他们不知所措地溃散开来。

    德军步兵们尝试呼叫迫击炮来清理四面八方的苏联守军,结果却把自己人给炸惨了——在伸手不知见五指的环境里,呼叫炮兵攻击近在矩尺的敌人无异于找死。

    德军步兵在这一天晚上损失了大概四五百人,结果是在吃了几记闷棍后无功而返,拖着受伤的战友退回了自己的窝里。

    德国人这下彻底老实了,第二天晚上缩在占领区的屋子里打死也不出来了,但是他们依然肆无忌惮的在屋子里点了火。

    他们觉得对面的苏联人不会夜袭过来标记他们的方位,只敢在对面看着他们开篝火晚会,他们在室内点燃了几个汽油桶烤起了火,以此来挑衅对面冷得发抖的俄国人。

    殊不知对面的林安南早就料到了这一手,这个自带慎勇属性的指挥官,在德国人进攻之前就反复核对了城内每一栋主要建筑的坐标,并且把它们传递给了炮兵单位。

    他不需要大晚上派人出去一个个标记炮兵坐标,而是直接在煤油灯下展开了地图,像打游戏一样用无线电台号令城郊森林里的步兵炮以及城内的迫击炮小队,把那些亮着火光的敌军占领建筑挨个点名。

    得了,这下扯平了。

    德国人在哭爹喊娘声中再也不敢有其他念头了,他们学着对面的苏军实行了严格的灯火禁闭,在大晚上跟着对面的苏联人一起挨冻,连个火炉都不敢点。

    但在黑暗之中两军的狙击手和侦察兵片刻都没有休息,紧紧地盯着对面断壁残垣之中的一举一动,夜里的两军占领的建筑之间表面看起来一片平和,背地里值夜士兵却都绷紧了弦。

    经过两天的战斗,城镇南部已经被德军完全占领了,西面的国营面粉厂逐渐被围成了一栋孤立建筑,在东面的德军也把兵线慢慢压了上来。

    整个城镇只剩下北面在苏军的实际控制范围之内,德国士兵的作战组织度比苏军出色的多,如果不是因为苏联军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林安南实施完备的作战体系,苏军早就被赶出了维亚济马镇。

    而且德国士兵的枪法个个都精准无比,这边苏军的训练程度则让人头大如麻,他们经常浪费了好几发子弹都打不中对面德军的影子,被恨铁不成钢的林安南骂作“一群菜驴子”。

    而经过了长周期军事训练的德国军队战术理念非常先进,他们在苏军的伏击之中分寸丝毫不乱。

    德军的步兵前锋就算被打散了,也能像蚁群一样立刻重组兵力来打退对面的进攻,毕竟这是一群从1939年以来就开始征战的常胜军队。

    林安南作为后来者根本不曾想到,那些德军士兵能够把只有机械瞄准装置的98K步枪硬生生打出八倍镜的效果,他们的射手甚至能在令人胆寒的子弹溅射之中冷静地命中苏军的机枪手。

    德军的步兵班作战方式非常灵活,他们的轻武器配置均衡且高效,每个人都非常清楚自己的作用。

    在他们身后的迫击炮排就像长在了每个老练士官的眼睛里,呼叫过来的炮兵支援不但迅速而且报位准确,有力地推进了步兵的进攻效率。

    德军步兵只会在炮兵攻击的前一秒才脱离火力线,敌人的炮兵也是一砸一个准,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精确地落在苏军火力点上,大量的守军不是被敌人的轻武器打死的,而是来不及撤退被炮兵轰死的。

    步兵冲完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就是这么传统的打法,德国军队硬是把这套老三样磨练地炉火纯青,他们从来不会浪费任何进攻间隙,步兵还能积极地配合着增援而来的坦克围点打援。

    随着战局的胶着,1941年的德军步兵在后期都成为了军队的主心骨,在1944年这群帝国老兵被彻底消耗完以后,帝国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林安南在面粉厂的三楼办公室和89步兵师师长罗梅耶夫讨论着战局,他们正商量着如何加固防御点时,外面传来了喧嚣的嘈杂声。

    林安南打开了门向外走去,发现苏军士兵把身子都立了起来,一群人站在窗台上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