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
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
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
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
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在美国人看来,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
小说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写,赞扬了具有顽强意志力,不屈服于失败的人类,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
体现了人类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总之,似乎要把所有的溢美之词都强加在这部小说之上。
季鸿明这才发现他虽然在美国生活了三年时间,却根本不了解美国人的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之道,提倡君子之风,和美国这种鼓吹竞争意识和永不屈服精神的国度截然不同。
在他看来没什么意义的小说,却被美国人赞誉有加。
这是两个国家民众观念的不同,那么为什么林子轩能够写出这样的小说呢?
在季鸿明眼中,林子轩就是一个喜好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是他最看不起的那类人。
他最近没有关注国内的文坛,也不知道林子轩写了新诗的事情,就算是知道,他也会认为那是个和林子轩同名同姓的家伙。
然而,正是这个他看不起的林子轩,却写出了一部令美国人称赞的小说。
这让季鸿明觉得沮丧不已。
在冷静下来之后,他发现美国人正在寻找《老人与海》的作者,似乎这个作者在发表了作品后就消失不见了。
最先刊登《老人与海》的是位于波士顿的《大西洋月刊》,不过这家杂志也不知道作者的下落。
他们给作者的稿费被退了回来,后来《大西洋月刊》的编辑还按照地址到纽约找了一趟,发现地址那里早已住上了其他人,没有人知道作者是谁。
作者的名字也很怪异,是个很难拼写的单词,甚至有人认为是作者胡乱编造出来的。
一场寻找《老人与海》作者的活动被发起。
有不少出版社想要找到作者,来出版这部《老人与海》。
在纽约,有些出版社的职员还隐约记得曾经有个年轻的黄种人来到出版社,想要出版他的小说,那本书似乎就是《老人与海》。
于是,《老人与海》的作者可能是亚洲人的传言出现了。
是日本人,中国人,还是其他亚洲国家的人?
按理说,报纸杂志上这么长篇累牍的报道,《老人与海》的作者应该能够看到,可至今还没有人声称自己就是作者。
季鸿明看着报道,眼下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林子轩。
他想着自己的处境,心中挣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