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换船X转车X搭楼 (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们下船,要转马车了。秋冬时分,蟠河为干水期,船仅能开到新店,下游新溪河水少,无法通行,必须转乘马车。茶叶也一样,要靠万千民工用鸡公车,也就是独轮车,一路从羊楼峒推行三十多里路至此才能上船运输,而且还有七里是山路。辛苦了老百姓,也增加了茶叶的运输成本。老板,拿好钱。走,下吧!”众人跟着曾清平走下船,上了台阶,进入新店。路边有马车夫专门来往新店和羊楼峒运客,曾清平包了一辆,众人上车一路穿行在这条狭窄的街道上,直奔羊楼峒而去。因街道狭窄,不时有行人躲避疾驰而来的马车,车夫只得一边驾车,一边喊道开路。所幸这种特殊改造的马车,车厢还特别减窄了许多,不然这种促狭的路况根本就无法通行。

    &nbsp:&nbsp:&nbsp:&nbsp:  透过车窗,朱胜文看一路店铺之中的街道均为石板铺就。青石板,两边竖铺,中间横铺,好象侧放的“工”字。而且中间横铺的青石板上,已然碾压出一道一道的深深的凹槽,仿佛孙悟空用沉重的金箍棒划出来一般。朱胜文顿觉奇怪,问曾清平道:“这一道一道的凹槽,究竟是怎么回事?”

    &nbsp:&nbsp:&nbsp:&nbsp:  “自太平天国逆匪举事侵袭闽浙以来,福建武夷山茶路断绝,输俄、蒙之外销茶叶原料产地转移到两湖地区,羊楼峒及周边市镇方才兴起。经年累月,大量鸡公车来来往往于羊楼峒与新店间,车辙慢慢压出这凹槽来。压出一道,则鸡公车碾压另一边,再压出新的凹槽来,就将全部有深槽的石板换个面使用。及至换过的面也都压满深槽或破损了,当地的茶商大贾就会组织起来纷纷解囊修缮。这短短二十来年,已经修缮过多次,每次花费数千两纹银,如非茶叶远销俄、蒙之巨额利润,哪里能经受得了。当然,如非茶叶大量外销,脚下石板也不可能经常坏损,所谓‘有因必有果’是也。”

    &nbsp:&nbsp:&nbsp:&nbsp:  “鸡公车我倒见过,一个农民推一辆,两边扶手用一条皮带连住,中间套住后背,即便偶有松手,车子也不会倒。车下有木托,把住扶手放下,则可将车后部搁在木托上,从而把车停住,拉起扶手时,则车子可以推动行走。大量的鸡公车队首尾相连推行在石板街上的阵仗我还没见过,那该有多么壮观呀!别说,长年累月这样干,每天靠两条肉腿来往七十余里路,这里的农民可真够能吃苦耐劳的。”朱胜文感慨道。

    &nbsp:&nbsp:&nbsp:&nbsp:  “都是为了讨生活,混口饭吃,羊楼峒和新店附近的农民都这样过活。院子里、旱田里种些茶树苗,三年后开春了把树苗卖给茶园换钱。平时的时候几乎家家都靠鸡公车为生,春夏秋三季来往两地运输茶叶,赚取运费;冬季就窝冬,打打麻将,泡泡茶馆,消磨消磨日子。”

    &nbsp:&nbsp:&nbsp:&nbsp:  一路上顺子、成子他们有的比较有修养,有的性格拘谨,更加上平时没遇到象曾纪泽这样高爵的大官,颇不敢大声说话或插话进来,大多时间只和伙伴们讲讲小话而已。朱胜文则不同,脸皮比较厚实,不太顾虑别人怎么看,对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曾经发生的事又都颇觉好奇,很多事情总喜欢刨根问底,大人讲解的话语和答案,能听得懂的自然明白,听不懂的则暗暗的记在心中,想着有朝一日一定能弄得水落石出。因此从曾湾一路而来,不停地向曾纪泽、曾清平发问,除去吃饭之外,嘴巴基本就没停过。

    &nbsp:&nbsp:&nbsp:&nbsp:  马车渐渐穿出了街道,沿着新店河岸边的石板路疾驰,朝着羊楼峒而来。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