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换船X转车X搭楼 (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2!酷匠网rr首发/0

    &nbsp:&nbsp:&nbsp:&nbsp:  大家正在唏嘘之时,沙船开始转动方向,慢慢停靠在赤壁前不远的矶头渡口,渡口中有渡船驶向对岸沔阳州(即今仙桃市和洪湖市,乌林今属洪湖市)的乌林。渡口有多艘渡船,往来矶头与乌林,载来载去人客驴马独轮车货担等物,方便周围居民生活及过往客商贸易需求。渡口往西,一路并排着十数个码头,石板台均伸出江水中十数丈远。在汉口、九江开埠后,专为来往羊楼峒与汉口、长江更上游的荆州、沙市和更下游的广济(今武穴市)、九江等城镇及经汉水往来襄、樊、山、陕等地的茶叶(陕西茯茶均使用两湖地区茶叶原叶)、丝、麻、桐油等贸易的中转点。即进羊楼峒的货,在此地大船转小船走蟠(蟠龙的蟠,音盘)河;从羊楼峒出来的货,在此地小船转大船走大江至襄河(汉水自襄阳而下汇入长江这段古称襄河)。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领着大家冲船老大拱了拱手说道:“船费记好,月尾来结,下批货起运时我会托人带信来订船的。多谢款待,就此别过。”朱胜文和顺子等人也学着拱手、说道。

    &nbsp:&nbsp:&nbsp:&nbsp:  船老大满脸堆笑拱起手,回礼说道:“好说,好说。承蒙关照,不说外话;饮食不周,还请见谅!曾总办,回见!”

    &nbsp:&nbsp:&nbsp:&nbsp:  渡口旁边就是码头,码头上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船只,有三桅、五桅沙船,也有小型乌蓬船,更有打渔撒网的两人小划子。进羊楼峒的船主要是乌蓬船,客货两便,有货拉货,没货拉包船客,实在没生意就拉些回羊楼峒的散客。乌蓬船夫都是当地混家子,这一带跑船有谁不识“长和川”曾总办?一见曾清平带着小伙计过来,船夫们一溜烟地都跑来揽生意,曾清平微笑着并不答话,带着众伙计上了其中一艘,那艘船的主人便开心地解开货台系船石上系起的粗麻绳,扯起单桅上的麻布方帆,站在船尾,弯腰用一杆老竹蒿使劲一撑岸石,乌蓬船便摇晃着如离弦之箭般离开码头,随着船夫慢慢改变方向,船便在江面划出一条椭圆形的弧线水迹,渐渐消散。

    &nbsp:&nbsp:&nbsp:&nbsp:  船顺江左未行多远,便看到蟠河的入江口,位置差不多就在对岸乌林渡口的正对面。蟠河是一条并不大的河,只能容下三两条乌蓬船并行,更有意思的是不长的同一条河竟然有三个名字,中游新店附近的人叫新店河,下游羊楼峒一带的人叫新溪河。船夫摇着浆,从北向南,逆蟠河而上,不久进入一片内湖之中,曾清平告诉大家,相传这里是当年黄盖练兵之处的太平湖。乌蓬船一路穿行湖中,碧波荡漾,微风拂面,渔夫撒网,渔歌唱响。船从太平湖东南角再次进入蟠河之新店河段,浆帆并用,一路前进,向着新店前进,前进。

    &nbsp:&nbsp:&nbsp:&nbsp:  约莫到了申时初,一行人终于看得到新店太平桥码头了。只见十来个码头依次排开,石板货台伸入水中数丈,数十级青石台阶直上新店,码头边还雕着许多张牙舞爪的龙头。码头边的众多乌蓬船正在来来往往地驶入卸货、装货驶离,一派繁忙景象。新店河两岸还沿河搭了很多吊脚竹楼,供往来客商工人休息。新店整体街道建设成一个“丄”字形,下面的横即是码头,上面的竖笔则为一长条百数十家店铺楼馆,如同羊楼峒一样,茶馆、酒肆、车行、钱庄、当铺、药铺、鱼档、粮油店、杂货铺等鳞次栉比,应有尽有。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一边付钱,一边对大家说道:“我们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