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摊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聚餐会上没看见你,他们说你回家了,我乘晚上的航班到了安康市,然后包了车去了刘家村。你们村没有住的地方,我就回了镇子。想想你也该到了,就在车站等你,还不请我上车一起走?呵呵。”

    “上…上大巴车……你也别上车了,我也不坐了,咱走吧。”刘小虎拉开车门和司机打声招呼,拿着背包下了车。

    “这车不适合你坐,你也别去我村子了,没地方住,就在镇子上住下吧。着急也不是这个急法,我回家问清楚那事后,就回镇子告诉你。”小虎轻轻拽着薛瑗的挎包带,边说边往镇子走。

    刘小虎略显轻率的举动,令薛瑗微微有些脸红。走了十几步,小虎意识到了什么,放开手看着薛瑗有些尴尬:“呃,我有点着急,抱歉。”

    “急什么?”

    “怕你上车啊”

    看着薛瑗有些疑惑的表情,小虎又是尴尬一笑:“那车上气味有些难闻,呵呵。”

    “我跟你去刘家村,我住你家,我不住镇上,我不信你能吃了我!”说完以后,薛瑗觉得这话说的有些歧义,脸又红了起来。

    “住…住我家?”小虎磕磕巴巴问道。

    “不行么?”薛瑗有些赌气的问。

    “啊!行行行,当然行,欢迎之至。”刘小虎缓过劲来,连忙说道。

    搭了辆顺风车回到刘家村,下车的地方,离刘小虎家还有一公里左右。顺风车么,怎么好意思让人家送到门口。

    就这短短的一段路,刘小虎就碰见了七八个叔叔伯伯,十来个姑姑婶婶,二十来个堂兄堂弟,还有堂姐堂妹侄子侄女。这些亲戚,个个热情真诚,看得出来,他们和刘小虎很熟,感情很深。

    那些年轻人,瞄瞄她瞄瞄小虎,嘻嘻哈哈;只是那些长辈,看着她的眼神,给她的感觉,似乎是……若有所思?

    刘小虎说,这些都是他的左邻右舍。全村三百来户,常去的就是这周围七八十户人家,整天在这些人家混饭,父亲不在,他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有时串门的也有百十户,都是玩耍的同伴家;剩下的也都认识,最起码知道那个院子是谁谁家。

    薛瑗算是长了见识,她真没见过这么大的家族。全村只有寥寥几家外姓,其他全姓刘。听刘小虎路上说,村里不仅仅是孤寡,就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小孩,村里人都照顾得好好的,吃得饱穿得暖,上学的费用,全是村里供给,包括生活费。这算什么?集体农庄么?

    “咦,怎么门闩着?我老爸怎么不在家啊?”刘小虎打开院门,示意薛瑗进来。

    “我家的院子是两进,前院三间,中间是正厅,东偏房是书房,西偏房是客厅。都在后院住,后院坐北朝南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我和我爸住正房,你住西厢房吧,西厢房的被褥是全新的。

    各房都有盥洗室、卫生间,不用电的现代家居用具,各家各户都有,比如太阳能热水、马桶,除了电话、电视、网线、冰箱、空调,不比城里差多少。”

    刘小虎滔滔不绝说完,没等有些呆愣的薛瑗开口,就把她送进西厢房,扭头就走,边走边说:“你先洗洗歇会,然后咱们再安排。”

    薛瑗环视房间,墙壁上是印花的淡黄色壁纸,双人席梦思床靠南墙,窗户在南墙上,整面墙挂着落地窗纱;北面的床头柜旁边,是两只单人沙发,沙发对面几盆不知名半人高的绿植,空气里若有若无的草木香味,绝对不是人工清新剂的味道。整个房间给人的感觉是,安静干净淡雅,很舒服。右手是条小过道,过道左手有扇门,估计是盥洗室。

    抬手敲了敲墙壁,‘咚咚’作响,还真是木板墙!刚在外面一路回来,被人看的抬不起头,只是隐约看见周围的青山,好像还有两条溪流,从村子中间穿过。没有电视没有网线,甚至没有电话,没人打搅,养老的好地方啊!

    简单洗洗,薛瑗放松下来。靠在沙发上眯着眼,十几个小时没歇过,实在是有些累。心想着再坚持会,了解了刘小虎他堂叔的事情,看情况再决定住不住。

    过了将近一个小时,刘小虎在门外面叫,薛瑗开门出去。

    “马上到了饭点,是先吃饭,还是先去娟子家打听他爸的事情,你决定。”

    薛瑗毫不犹豫地说:“先去娟子家吧。”

    “好,先去娟子家,娟子虽然嫁人了,但她妈跟他弟肯定在。”

    娟子家不远,不到五分钟的路,却走了有十分钟。这个打打招呼,那个拦着嘻嘻哈哈几句,眼神都往薛瑗身上瞟。好容易进了娟子家,娟子家只有他弟石头在家,石头望着进到院子里的刘小虎,似乎有些奇怪、愣神。

    薛瑗跟着小虎在院子里的竹椅上坐下,石头这才回过神拉了把椅子坐在小虎边上:

    “虎子哥,你放暑假了?怎么回来了?”

    “这不废话么,放假我不回来还死在外面啊?真是的!你妈呢?”

    “我妈跟我姐都去了省城,你不知道?”

    “怎么回事,知道什么啊,我刚刚到家没多一会,就来你这里了。”

    “前阵子上面拨了笔款子,说是把镇子通往复古村的路给修修,三太公说要修就修最好的,修水泥路,然后号召各家各户捐钱捐物,十来天就捐了近百万。你也知道我家,除了十来亩水田,平日也就村里发的酱油钱,也轮不上我家捐什么。

    我爸的事情估计你也知道,一直好好的,忽然就隔三差五发疯。后来死在省城医院,化了灰给送回来。这不大家都在捐么,我妈就把我爸留的那块玉佩捐了,说是来路不正留着晦气。

    正好省城博物馆来咱村参观,三太公就让人家给看一下那玉佩。结果人家死活要买,三太公说玉佩是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