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妈~的,太臭了!”我狠狠的啐了一口吐沫,又捡起两块砖头,重新回到屋内,这次再也没有那种令人不安的异样感觉了。
我们学校距离村子有五六里,村子距离红山又有十来里路,这一路走来,我着实有点累了,就靠在墙上,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恍惚间,我听见外面响起了锣鼓的声音。
我揉了揉朦胧的睡眼,向外看去,屋外皓月当空,只见门外的戏台子上,不知何时居然来了几十个人,他们正在忙忙碌碌的布置场景。
农村没啥娱乐节目,冬天农闲的时候,经常有外地的戏班子到各个村搞露天演出,不收门票,谁到可以围观,但也不是白演,通常都是演完之后,挨家挨户的起粮食,每家给个几斤大米或者面粉的就可以了。
这些戏班子每到一个村,都要演个十天半个月的,先演,之后要粮食,从来没有人看完戏后赖账不愿意给粮食的,这几乎成为我们那里的约定俗成的民间潜规则了。
冬天看戏,是农村一大乐趣。
我们村子上几乎年年冬天都有外地的戏班子来演出,以泗州戏最多,也有其他的戏曲种类。
不过,以前演出都是白天在打谷场上进行的,从来没有在这里演出的先例,因为这里距离村子太远了,为了看一场戏跑十里山路,确实耽误时间。
这个戏台子大约有半个足球场大小,白天看,那就是一座平整的由红色岩石砌成的四方方的平台,现在戏台子的四个角,分别竖起了四根圆木杆子,杆子上挂着一串串红色的灯笼,
戏台子里侧的边上灯笼最多,几乎形成了一道灯笼墙壁,这些灯笼造型古朴,形状各异,精美异常,有圆形的,有长形的,还有方形的等等不一而足。
用料也很讲究,其外侧蒙皮似乎都是用红色的丝绸制作而成的,而非纸质的,灯笼里面点燃的蜡烛更是诡谲,不知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发出的居然是绿莹莹的幽光,跳动不已。
朦朦胧胧的血红色包裹着绿油油的烛光,我看在眼里,觉得非常的不舒服,厌恶、反感、瘆人,这就是我当时产生的情绪,尤其是每个灯笼上都有一个大大的“奠”字,令我非常的讨厌,心里一阵阵的发毛。
寒风呼啸,灯笼随风飘动,幽光丝毫不受影响。
这些正在忙着搭戏台子的人穿的都是古装戏服,有的是武生打扮,穿的是黑色的排扣练武的劲装;有的是花旦打扮,穿的是刺绣精美、颜色艳丽的长袖长衫;还有穿的是一身素白的孝服,我不知道这是什么角色。
最奇怪的是,这些人当中,还有几个青壮年穿的是现代黄绿色的军装,带着黄色的军帽,腰间扎着皮带,胳膊上还有红色的袖章,袖章上还有刺绣的字,我借着灯笼模糊的光线,看见分明是“红~卫~兵”三个字。
一个全身黑衣的男子,手里提着一面铜锣,站在戏台子中间,使劲的敲着,同时扯着嗓门大喊:“老祖宗请看戏喽,前村后庄,老少爷们,抓紧的啊!”
当……当……
那人不停的敲着铜锣,大声的喊叫着。
不一会儿,戏台子一侧的一栋房子里又走出了一群人,最先出来的是三个男的,穿着一模一样的花花绿绿的衣服,头上戴着一顶圆帽子,帽子顶部还有红色的穗子。
这个样式的古装,我在露天电影《垂帘听政》和《大刀王五》上看过,是清朝太监穿的衣服。
三个太监走在最前面,一个人扛着一把巨大的太师椅,另外两人紧随其后,抬着一张古朴的八仙桌,他俩后面是一位衣着华丽的老太太,拄着龙头拐杖,身上穿戴的也是清朝服饰,凤冠霞帔,和慈禧太后的衣服很像,相当的华美。
老太太的左侧是一个小男孩,上身穿的是黑色的衣服,下身是白色的裤子;右侧是一位小女孩,上身穿大红色的夹袄,下身是大绿色长裙,这种大红大绿的搭配简直就是俗不可耐,与老太太的高贵典雅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两个小孩看上去也就七八岁的样子,他俩一左一右搀扶着老太太跟在那三个下人身后。接着又有几名宫女模样的年轻女子跟在他们后面。
三名太监打扮的人扛着桌椅,来到戏台子的正前方,找了一个远近合适的位置,把桌椅摆好,老太太在两个小孩的搀扶下坐了上去。
接着,这些下人又来来回回的拿瓜子、茶水之类的物品,把桌子上摆放的满满的。一切都忙妥当之后,这些太监宫女以及那对童男童女才走到老太太的身后,老老实实的站着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