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御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今上又莫名恢复了活力,重新变得精力旺盛,精神百倍,连朝堂上骂人的声音都更加高亢、更加尖酸刻薄。

    大臣们偷偷打听后才知道,原来永泰帝悄悄将触角伸向了艺术领域,跟爷爷太祖学习,玩起了瓷器。

    凡大周御制款瓷器,皆为永泰帝所制。

    传闻从瓷器的选料、绘画图案、样式、高矮尺寸他都会一一过问,还不止一次命造办处“往秀气里收拾”,“往薄里磨做”,“往细处收拾”,要求极其严格,成品少而精,件件不凡。可以说,永泰帝的艺术修养与风雅情-趣淋漓尽致的投射并表现在了瓷器的制造上。

    也正因为他的这种做法,负责造办的景德镇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超过曾经的五大官窑,跃为第一。从民间到皇室,八成以上的瓷器都产于景德镇的大小瓷窑。这也算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一种了。

    永泰帝自己喜爱瓷器,便也放松了对名品瓷器流转的限制,哪怕是他“御制”的,也允许底层小民收藏。为了保证小民收藏的合法性与安全性,尽量避免权势人物觊觎带来的危机,衙门专门设立“名瓷珍品流转处”登记管理。若是小民无力传承,需要拿着流转处的证明去“天下会”这个第三方公证组织,或交换或拍卖,而不能私下非法交易。

    永泰帝唯恐御制瓷只在上层流转,甚至在每年的腊八、千秋节、万寿节、中秋、春日、端午、重阳这些节日选择民间名声好的百姓赐下内造瓷器,且有几率随机爆出御制款。

    这样以来,既缩短了与百姓间的距离,又扩大了瓷器的影响,皇权不下乡的局面大有好转。这也是永泰帝在民间声望极佳,且并不让人畏惧的原因之一。

    今上这一手玩得漂亮,已经不亚于太祖的“满江红”。也不知道老文家是不是天生如此,会搞大学的那一套,什么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以,因永泰帝的刻意为之,哪怕勋贵也未必都收藏到多少“御制款”彩瓷,这让对瓷器一见钟情的惜春不止一次扼腕叹息。

    “一定是哥哥知道我最近一直想收藏一只才偏给我的。”惜春心头一暖,贾珍这个哥哥对她这个便宜妹妹的确用心了。

    将瓷碗微微举起,让光线更好的照在侧面碗壁上的绘画“杏林春燕”,忍不住大叹名不虚传。

    其画工精湛,春燕的眼珠灵活有神,似乎带着笑意。而杏林枝头的杏花更是透着喧闹的春意,因为一只燕子正用尖尖的喙去啄微不可见的蜜蜂!

    有数只蜜蜂围着杏花“嗡嗡”地采蜜,这样的春日能不闹吗?

    若不仔细看,这些蜜蜂也不过是一个个小黑点,很容易让人以为是用墨时不慎留下的瑕疵,或者没洗干净的污渍。

    曲起手指轻叩碗壁,与汝窑的“声如磬”完全不同,因彩料凝重颇为低沉。

    珐琅彩瓷器色泽鲜艳靓丽,瓷质细润,画工精致,雍容华贵,也难怪人人吹捧,显然并不仅仅是为了拍永泰帝的马屁。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