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岁时才嫁于李运佑,比李运佑大两岁。
吕氏非常务实际,明利害,知进退,内精明,对丈夫心存敬佩,全心操持家务,与李镇长相辅相成,在龙山镇上妇女中德高望重,可以出面管理镇上事务。
李镇长有子女四人,取自“钟灵毓秀”,上面两个女儿李文钟、李文灵已经先后嫁人,排在第三的是儿子李致毓,年二十,一直在读书学医所以还未娶亲,小女儿李文秀可谓是李镇长的掌上明珠,年十八,过了年就该十九岁,正是考虑婚配的年纪,尚未订亲。所谓“一家好女百家求”,宝珠藏盒中,待价飞枝头。
李镇长五十大寿时,来客也都调侃李镇长,这明是寿宴暗则相亲,先相亲家,再配儿女,他们都是买卖人,生意不分大小,都是货比三家不吃亏,儿女亲事也是同样道理。
李家尚有未婚配的一双儿女,有合适子女的人家,便洽谈亲事,一旦获得首肯就可向李镇长家提亲。一双儿女李致与文秀才貌出众,愿结亲家的人家不少。
李镇长的思想并不保守,能接受新的婚嫁思想,希望儿女皆能嫁娶两情相悦之人,不赞同小儿女过早订亲和结婚,孩子大一些,才择优嫁娶。
长女李文钟嫁于滁人于丽吾。于家在滁县开济华堂,家传老中医,专擅于针灸,是李运佑行医和药材买卖方面的旧识人家,算是同行结亲。
二女李文灵嫁于来城“泰兴号”家的次子冯子恒。老掌柜冯泰兴是从本县兴隆开设棉布店起家,后经营粮食进出生意,现是来城粮行中规模最大,每年多有商船从岔河港吞吐泰兴号的货1.3万石。泰兴号的老管事,寿宴当天,一大早就送寿礼到,爆竹也放得比别家响。
因为有喜事禀告李镇长:“冯二少夫人李氏刚刚有孕。”按俗初次有孕妇女不宜外出,所以不能亲来为父亲贺寿。”李镇长家听说二女儿有喜,自然是高兴,这真是喜上加喜。
参看李镇长为两个女儿选择的夫家,便知镇长余下一儿一女的婚姻必定也是富实人家,更需精挑细选,镇长两夫妇自会精明算计。
独子李致毓,同辈同学皆简称他为“李致”,品貌端正,又是沿习祖传中医,现又在滁城基督教医院学习西医,以丰富医术,学成后回家里医馆才能独立坐堂。县里人也愿结这么好的亲家,大户姑娘求之不得的一门好亲。
幼女李文秀,自小上过私塾,又在县城女子小学上过一年学。民国十年之后,县里崇尚女孩上新学堂,本县的大家闺秀淑媛都争相效仿。
能去新式小学堂读书的孩子,被称为洋学生。所以去上学的女孩会在全县人家中传出雅名,乃县城区域内大门大户儿媳的首选。
所以县里人家风气是,有钱就送女儿去学校,不求学识,但求混个嫁人的资本。
此女小名“秀秀”,娇俏可人,李镇长又捧如掌上明珠,真比对独子更加疼惜,必当择选最佳快婿,哪肯轻易许人呢。
所以,李镇长家的独子与爱女的婚事,不可谓不急,更要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