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仇主任给你说了吧,怎么样?有什么想法没有?”
又是问想法,可我说了自己的想法,你们又不同意我的想法,那我还能有什么想法。
既然问,罗洪奎还是重复了向仇实汇报的想法,称自己没什么文化,没什么能力,担负不起公社书记的职责。
牧辰风呵呵一笑:“你这个战斗英雄没有能力还有谁有能力?当年你转业的时候已经是副连职,还立过二等战功,按说应该能安排个很好的职务。可你非要回到山沟,说是想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我说的对不对?”
牧辰风的话,把罗洪奎的思绪又拉回到转业的那年。
那时的罗洪奎也是血气方刚的帅小伙。不贪图城里的生活,发誓要改变向阳寨的面貌。上级只好安排他回村担任支部书记。
还别说,回到向阳寨后,罗洪奎还真是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
向阳寨是个典型的田瘦土薄石头多的村庄,社员年人均口粮只有100来公斤,一天只能吃到6,7两粮食。农副业总收入更是少得可怜,人均年收入只有30多元。上级为了解决村民的温饱,每年都给向阳大队分配返销粮。就是农民上交给国家的公粮再返还回去。
罗洪奎上任后,发誓要摘掉吃返销量的帽子。期间,《人民日报》刊登了大寨经验,全国掀起了学大寨的热潮。罗洪奎便接二连三召开全体社员大会,组织大家学习讨论。社员们的生产积极性被彻底调动起来,在会上喊出了振奋人心的口号:都是石头村,都是晋西人,大寨能做到,我们也能行!
于是,向阳寨在罗洪奎的带领下,搞了几项“大工程”。
首先是组织大队的精壮劳动力修筑堤坝,解决村里的农田灌溉问题。有了水灌溉,旱田变成了水田,粮食自然能噌噌增产。
再就是带领大家开山辟石,把山坡改为梯田,治山改土,使村里的土地面积增加了五成。这样一来,村里的粮食总产量就唰唰地上去了。
第三就是实行科学种田。引用高产品种,预防病虫害,合理施肥。良种良法配套,产量不断提高。
经过不懈努力,向阳村的群众口粮增加了3倍,达到了300多公斤,彻底摘掉了吃返销粮的帽子。社员们年收入增加了4倍多,达到了130多元。
不幸的是去年遇到了天灾大旱,以至今年出现了粮荒。没想到自己的女婿救了一把。狩猎换粮稳住了人心,全村没有一个逃荒讨饭的。不过这件事上级并不知道,把功劳也记在罗洪奎的身上。
想起这些往事,罗洪奎觉得自己实现了当初的目标,摘掉了吃返销粮的帽子,让社员们过上了强过别的村的好日子。
但这只是一个小山村,让自己管理全公社可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其实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你上任后,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可别像卫志善独断专行。”
牧辰风顿了顿又道:“还有一个人能帮你大忙,有什么事你也可以多征求征求他的意见。”
这可是大好事,只要能帮到自己,自己完全可以不耻下问。“请问牧县长说的这个人是谁?”
牧辰风神秘地笑了笑:“就是你女婿,方知青方明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