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朱棣的谋划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具体执行,肯定就只能由朱棣去执行。正好之前弹劾蒋瓛本就是朱棣出面的,他现在去表达一下因为朱元璋没有对蒋瓛做出任何处理的担忧,绝对是顺理成章,想必朱元璋也不是神仙,绝对想不到他们竟打着让他自投罗网的主意。

    在朱棣提出推动他入朝的计划之后,徐钦虽原则上同意了,但说不紧张和激动那肯定是假的。

    就他本人而言,以前做过的最大的官,应该就是管理几十个同班同学的班长,而且还是十几年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事了。现在有极大概率,摇身一变成为帝国中央要害机构的主官之一,按照常理推断,至少也是四五品起跳,那可就是相当于后世的中央司局级干部了。

    要是二十一世纪有个空降的十六岁司局纪干部,怕是网上的民怨都能直接砸了中南海。而在这个时代却并非不可接受,或者说这种事在这个年代,虽罕见,却也正常,君不见甘罗十二拜上卿还传为美谈呢!

    入朝为官,直接空降做领导,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做这种工作,实际上不需要有多强的具体办事能力,上承下达就行。而难则难在上承天意,要准确的把握帝国最高领导人的意图,同时尽可能的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至少不能得罪过多的朝臣,否则即使是以徐钦的这个徐家小公爷的身份,也必然是寸步难行。

    而其中最为复杂的就是各方的立场和诉求。对于徐钦而言,最大的优势是能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开挂般预判大方向,但史书中可不会事无巨细全部记录,至少徐钦的记忆中,对于细节方面的描述几乎就是完全空白的,尤其是一些不怎么光彩的细节,更是绝对不可能提及的。

    比如说,就连采莲小丫头都知道,宋国公冯胜一直和徐家不怎么对付,徐钦听说之后可以说是大吃一惊。

    “照你这说法,这宋国公一直是想将我徐家取而代之咯?”

    “这个奴婢就不清楚了,不过听二管家大爷说,右军府的冯都督前两年回京的时候,差点儿跟国公老爷打起来;还有以前宋国公回京,国公老爷就会经常称病不去上朝。府里下人们都说宋国公是倚老卖老。不过这次听说宋国公也回京了,可国公老爷却一点儿反应都没有,有些奇怪呢。”小丫头还是一贯的话痨,徐钦只要稍稍一勾,她便马上将自己所知道一切相关信息都竹筒倒豆子般全告诉了徐钦。

    对于这个问题,有小丫头的提示,徐钦稍稍一想也马上明白了。

    从大的历史逻辑上而言,文臣集团和勋贵武将集团之间的矛盾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二者为了争夺帝国的幕后统治权,或者说为了争取更大的话语权而互相争斗不休,直至土木堡之变,英宗皇帝将武将勋贵集团的核心一口气打包卖掉为止,但这两个大集团的内部却也并非铁板一块。

    大集团内部总是会有小集团,这是人性使然。比如比较明显的就是靖难之后,武将集团便有一个明显的靖难派和开国派的区分。

    而当下的武将勋贵集团中,虽理论上是以徐家为首,但莫说是现在徐达不在了,就算是徐达在世的时候,对李文忠、沐英等为首的朱元璋子侄集团、常蓝集团、冯胜兄弟集团、俞家水师集团等诸多派系怕是不可能,更不会去谋求绝对的控制。

    关系稍好一点儿的,大家可以在战场上互为犄角,也可以在和文官打嘴炮的时候同仇敌忾,但内部的利益之争怕也是不少。尤其是可以想象,在徐达、常遇春故去之后,尚存于世的冯胜功劳最大、资格最老,起了谋求军方第一人的心思也是在情理之中。

    毕竟徐辉祖虽做了中军左都,理论上为武臣中枢,但确实无实际战功傍身,而常家虽有常茂、蓝玉继承,可二人都不是老实的性子,为人太过跋扈,后来也果真双双翻船,只留下一个能力平平,还胆战心惊的常升。这样算下来,开国功勋第三的冯胜,加上哥哥冯国用的余威,更有冯国用之子冯诚为臂膀,论势绝不落于下风。

    可惜,冯胜大概是忘了,朱元璋这人可不是什么大公无私的圣君,反而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信人唯亲的暴君。他能够信任徐达,不仅仅是因为徐达是开国首功,更因为徐达是和他一起穿开裆裤玩过泥巴的发小,更是第一批投效他的人,真是知根知底、亲如兄弟的那种。而他冯胜是什么人?半路投效的黑历史,皇帝陛下心中的小本本估计还一直记着呢!

    徐钦努力回忆了一番,按照正常的历史路径,大概在一两年之后,朱元璋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将其赐死,虽没有抄家灭族,但原本说好是世袭罔替的爵位自然是鸡飞蛋打。

    而文臣方面,相关的资料在徐钦记忆中会少一些,不过仔细分析也可以发现,这些人绝对也不是铁板一块,比较有名的三朝元老茹瑺、郁新,以及后世更有名一些的名臣夏元吉等人,显然不是和刘黄方齐等人穿一条裤子的,更不用说在后来的解缙、杨士奇等永乐朝名人了。

    经过这一番简单的梳理,徐钦觉得确实有必要在这上面下一番功夫,既然已经决定站上朱棣这条船,在朱棣有不能长留京城的情况下,唯有自己在这方面多费点神了。不说做到拉一派打一派,但至少也应该摸清楚敌我,有机会该弄死的就整死再说,能够拉拢的就稍微亲近一些,结个善缘,日后真正同朝了,说不定有些事情还是要人家配合的。

    不过徐钦虽然有不少历史知识,可毕竟都是几百年后书本上流传下来的东西,真假难辨不说,对应的局势也完全不同。更要涉及具体的操作问题,他那点仅仅从比较有名的事件中得到的信息肯定不够。

    想到这里,徐钦不由得看了看自己目前最大、最可靠的信息来源。这个小丫头片子,最多就是了解一些下人们风传的八卦,作为补充倒还行,可真要引以为左膀右臂,那还是算了吧!

    而小丫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见少爷带着奇怪的眼神上下打量自己,先是把几乎一马平川的小胸脯努力地挺了挺,然后见徐钦转而叹气摇头,顿时就像霜打的茄子一般垂头丧气下去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