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二年二月六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与中国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原则及政策的条约》——通常被称为《九国公约》——规定:
第一,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权力的完整,签约国家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与“机会均等”原则;
第二,签约国家禁止相互之间单独或联合与一个或多个国家制定条约、协定、协议或谅解,侵犯或者妨碍第一条约定的各种原则;
第三,签约国家禁止谋取或者赞助本国公民谋求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之内,获取关于商务和经济发展的一般优越权利,以及任何专利或优越权,所有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机会完全均等。
——毫无疑问,根据条约,美国是获得好处最多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金融与商业领域取得与它相同的条件和地位。当所有国家接受条约的限制,放弃其他手段只是通过正常贸易在中国攫取利益的时候,它们已经把自己放到了失败者的位置。
包括英国。尽管它也能通过条约获取一些好处,但与现在它拥有的、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相比,英国可以获得的利益甚至还没有它损失的利益高。而且,随着美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它一直渴望维持的远东平衡也将被彻底打破。
历史是证据。
那么,伦敦的政客可能支持这样一份华盛顿提出的、对美国而不是英国更有利、甚至还有害的条约么?秦朗用了许多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仔细分析他掌握的全部线索,逐步寻找答案。
历史没有告诉他答案。尽管英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但现在是一八九九年,不是一九二二年,促使英国人接受那份条约的那些条件还不存在。
没有持续四年、消耗无数财富并且导致整整一代英国青年在泥泞的战壕中死于非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日不落帝国依旧强大,光芒四射,不畏惧任何挑战;没有在漫长的战争中通过出售战略物资和战争债券收获的巨额红利。以及使用三十年时间逐步建立起来的、堪舆皇家海军匹敌的舰队,美国仍然无足轻重,在国际社会缺乏与它的经济和工业力量相匹配的地位和尊重。
情形非常明确,新的和旧的两个世界霸权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无法弥补的差距。与一九二二年时完全不同。
因此,英国人会支持那个提议么?支持一个帝国的霸权和利益的挑战者提出的、对它更为有利的提议?理论上,没有任何国家的政客会接受、更不用说支持那种提议,而且正如人们所知,英国的政客都很老练和狡猾。善于玩弄国际政治,不惜采用任何手段维护英国的利益。
“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不只是一位英国首相在他的公开讲话中提到这段名言,及将它作为一项政策付诸实际行动;温斯顿伦纳德斯潘塞-丘吉尔也不是第一个。
但秦朗相信英国人会接受那个建议——经过长时间思考,他得到这个看似极为荒谬的结论:伦敦一定会支持他的提议。
“我不理解你的结论,也不支持它,虽然我很高兴看到美国的国际影响力获得大幅度提升。”一名参议员强烈的反对到,“虽然英国政府担心俄国与日本的持续扩张将会影响它的远东利益,并且它不得不投入绝大部分力量对抗柏林。但这并不代表它会给我们一个扩张的机会。”
“而且,我必须强调一点,”另一名参议员接着说到,“伦敦对我们的警惕恐怕比它对俄国与日本的警惕更加严重。”
“确实如此。”秦朗承认到。参议员没有错误,除了“恐怕”:虽然美国仍然只是一个缺乏威胁性的弱小国家——当然,只是对处于英国和德国的层次的欧洲强权,而它对西班牙那一类国家的威胁性则是不容忽视的——但伦敦对华盛顿的警觉必然超过它对圣彼得堡和东京的警觉。
至少现在,圣彼得堡和东京还没有公开提出诸如“东欧人的东欧”或“亚洲人的亚洲”之类的主张,但华盛顿主张建立“美国人的美洲”;俄国人和日本人也没有攻击女王陛下的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而美国人……即使排除那些没有演变为战争的小摩擦。美国人也干了两次。
美国军队曾经两次入侵加拿大。第一次在独立战争时期——尽管本土的十三州殖民地形势恶劣,华盛顿将军的英勇无畏的大陆军和民兵就像鸭子一样被国王陛下的殖民地部队和黑森雇佣军追赶,但大陆议会还是派遣一个军团前去“解放”加拿大;第二次在一八一二年——这次入侵成为第二次英美战争的导火索,而结果则是英国军队和它的印第安盟军烧毁了华盛顿……
当然。对美国人来说极为幸运的是,拿破仑一世在欧洲牵制着英国的主要力量,否则英国人和他们的印第安盟军会接着把纽约和费城烧成废墟,甚至一直烧到美国破产。就好像谢尔曼将军的军团在乔治亚和密西西比那样……
一个真正的美国人绝对不会忘记这些历史,同样的,一个真正的英国政客也不会忘记大西洋西岸的那个由叛国者建立的国家对女王的加拿大的野心——在美国还很弱小、还没有力量挑战英国的时候。它已经连续两次入侵加拿大,既然如此,它变得强大起来以后会做些什么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伦敦不得不警惕美国的举动,每一个举动。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