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百万就把自己卖了。
事实上,对在娱乐圈浸淫了多年知名度甚高的杨度而言,三百万并不是个难弄到的数字。
杨度最初的想法,其实是通过某些渠道融资,然后和他共同甚至独资创办一家公司。
这和杨度一开始找上他时,他脑袋里的设想一致。
之所以杨度后来改变了想法,是因为他进步得太快。
用杨度自己的话说,就是一日千里得让人望洋兴叹,他没办法,只能不断降低自己的定位。
杨度所指的“让他信服的资本”,并不仅是资金上的资本。
他还希望丁宁能拿出真正让他信服的作品,衡量标准,就是有市场价值,或者说能让他再度捧起最佳制作的奖杯。
因为,实际上,放弃了股权,意味着他从合作人“屈尊”为员工。
既然是员工,那替应该不介意收留他的环球等大公司打工,很大程度上,可比为丁宁一个新人打工更保险。
这并不代表他不看重丁宁,相反,他很认同丁宁可踏实稳重也可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的作词作曲能力,也很看好丁宁在娱乐圈发展的潜力。
只是民谣也好,摇滚也好,在国内的各大奖项上,基本已经销声匿迹,就算丁宁拿出再出色的民谣或摇滚作品,捧杯的希望依然十分渺茫。
而在遭受创业失败的重创后,他心里有个熊熊燃烧的信念,那就是,他一定要向所有人证明,他依然是当年那个捧红了众多明星,举起过金曲奖最佳制作人奖杯,担得起“鬼才”之名的杨度。
假如丁宁没法拿出够资格让他杨度证明自己的作品,他不愿意在丁宁这里耗费十年时光。
他可以继续寻觅其他新人,无非是多耽误些时间,实在不行,他也可以加入除了众星之外的其它唱片豪门。
尽管大多数豪门里人才济济,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他一个有着惨败经历的外人插足,不见得能拿到多好的待遇,可选择终归是有的,前景也是有的,毕竟他对自己的实力够自信。
丁宁听了杨度这一要求,算是明白了,这是个自认为有实力自视甚高的“求职者”,在向他要价,也就是所谓的良禽择木而栖。
只是这自视甚高,是相对于“求职”而言,要是放到一开始共同创业的角度来看,杨度是在妥协。
而且,妥协得很彻底,都放弃了合伙人的身份,成了一打工仔。
在丁宁看来,杨度有自视甚高的资本,要是能让杨度成为他的员工,这很不错。
一个八字都还没一撇的工作室,去哪找杨度这种得过金曲奖最佳制作人的高手,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然后,他无视了杨度不急着让他拿出作品的言论,当场向餐厅的服务员要了纸笔,写下了一首歌。
这首歌,曾一举斩获08年金曲奖,最佳作词、作曲和歌曲三个大奖,风靡大江南北,上到老下到小,都能哼哼上两句。
它的名字,叫《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