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没有什么不好交代,姓安的并无不法情事,并未骚扰地方,何可谓之‘不法’?”
大家都觉得他的看法不错,只有一人独持异议:“谁敢说他没有懿旨?你又不能去问他!”
第二天一早,派去监视的人,回来报告,说安德海的船走了。所报的情形与昨夜所见有又不同了。
船上有两面大旗,一面写着“奉旨钦差”,一面写着“采办龙袍”,两面大旗上又有一面小旗,画的是一个太阳,太阳下面一只乌鸦,这只乌鸦样子特别,是三只脚。
知州是举人出身,肚子里有些墨水,他说道:“《春秋》上有句话,叫做‘日中有三足乌’,你们记不记得?”
“还有这个出典。”吩咐把《史记》取来。
取来《史记》,翻到《司马相如传》,指着一处看道:“幸有三足乌为之使”,下面的注解是:“三足乌,青鸟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墟之北。”
“这就很明白了,‘为之使’者钦差,‘西王母’者西太后也!”
一人当时冷笑一声:“哼,就凭这只三只脚乌鸦,此人就罪无可赦了!”
“这是怎么说?”
“为‘西王母取食’,不就是说,奉西太后的懿旨来打秋风,来搜括吗?
明朝万历年间这种事很多,本朝那里有这种事?就算有其事,如何可以挂出幌子来?诬罔圣母,该当何罪?真正是俗语说的,要‘满门抄斩’了!”
“照此看来,他这个钦差还是假的。慈禧太后十分精明,就算教他出来打秋风,决不会教他把幌子挂出来。明明是安德海的招摇。”
“事不宜迟,赶快禀报。这面小旗比那些龙凤旗更关紧要。三足乌这件事一定要叙在里头。不过不必解释,丁宫保翰林出身,幕府里名士又多,一看就懂,一懂就非杀安德海不可!杀了还要教慈禧太后见情,因为这是替‘西王母’辨诬。”
这时在济南的丁宝桢,已经接到了密禀,处置的办法,跟幕中名士,早已商量妥当。一看安德海入网,双管齐下,一面拜折,一面缉拿。
缉拿的原因很简单:有安姓太监“自称奉旨差遣,招摇煽惑,真伪不辨”。
初秋气爽,而且大乱已平,百业复苏,道路上晚上亦是商旅不绝,一望见灯笼火把,军队夹护,都当是什么显宦,不知因为什么要公,星夜急驰,谁也没有想到是丁宫保捉“钦差”。
安德海一行人马刚在驿站里休息下,就听外面人头涌动,传来阵阵吵闹声。
这时,一个下人匆忙跑了进来,慌张地说道:“爷,不好了,外面来了许多兵马。把这里全都给围了,还说请您去呢?”
安德海一听这话,叫道:“这是谁啊,这么大胆,你没跟他说爷是办公差的吗?”
“说了,但是??????”正说着,就见一个参将带着卫队,大步走了进来。
“你就是安德海?”指名道姓的问道。
“你们是什么人?”这时他才知道出事了。
“请跟我们走吧,我们巡抚大人有请。”安德海一看这阵势,自己不去都不可能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