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翅膀会动(二)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现场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毕文谦,三个月不见了,又一次回到这个节目。由于最近一直很忙,也不知道这个节目近来进行得如何了。不过,还是像我以前说的那样,对于艺术创作,要求不能降低,但希望大家能够允许失败。”
“趁着今天这个机会,我想和大家一起聊聊,我最近忙了一些什么。”
“关注我的朋友大概已经知道,我是今年成立的中国文华公司的经理,而公司的副经理,是我的徒弟,黎华。借着青歌赛上河合奈宝子小姐演唱我们写的《月半小夜曲》在日本流传开来的机会,黎华先我一步去了日本,打开了局面,不仅发行了作品,还开了分公司。八月底,我去了日本,在那里,我又写了一点儿日文歌,但更多的时间,其实是在练习日语口语。毕竟,想把一个语种的歌真正唱好,必然首先需要能够说好这门语言。”
“中途我回了一趟国,回来干什么,大概不少人也知道,当评委。也许是我年纪还太小,也许是我的观点比较不同,大家给我加了‘特别’二字。除此之外,这其间,我还发觉了一个问题——黎华在日本发行了一首歌,歌不错,唱得也不错,但生来漂亮的她,却是受到日本中青年女性的追捧,相较之下,日本男性的反映却平淡了许多。对此,她很想不通。后来,我们大约有了一个说法:那首歌的名字翻译过来叫《不认输》,而黎华在日本的个人形象是一个自立自强的年轻女孩,并且,算是有战胜过日本男性的实绩。而日本这个社会呢,由于明治维新进行得非常不彻底,残留了千丝万缕的封建残余,其中,对于女性的歧视以及森严的社会等级都像是透明的玻璃窗一样,明面上看不到,却又是实实在在的。所以,很多日本女性把黎华的形象当成了自己的一种寄托,她们先认同并喜欢了黎华这个人,然后再喜欢了上她的歌。”
“针对于此,我有了一个想法:我们从事流行音乐这个行业,如果写一首歌出来,连人民为什么会喜欢都弄不明白,那么是否会成功,是否会被人民喜欢,多少就存在听天由命的味道了。而这,显然是不对的。”
“所以,我坚定了一个心思:无论是作为写歌的人,还是作为唱歌的人,都需要走群众路线,了解人民的具体情况,知道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就像我最初建议开启这个读信的节目一样。但是呢,无论是中央三台的辐射范围,还是寄信这种模式,从效率上来说,目前都难以面向全国,可中国那么大,如果只着眼于京城,那就是盲人摸象了。”
“毫无疑问,人是向往安逸生活的。文明的发展,就是一个让人的生活越来越好的过程。城市的生活条件,比广大的农村好得多,想住在城市,是很朴素的想法。但是,作为艺术工作者,住在城市可以,却决不能始终待在大城市里。那样的音乐人,耳濡目染的,都是市井生活里的灯红酒绿,能够创作出来的,充其量不过是一副精致的《清明上河图》,永远也写不出‘大漠孤烟直’那样的风景,也写不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情怀——那和旧社会下九流为了讨生活而依附于达官显贵的艺人有什么区别?根本配不上广发人民的喜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