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社会的参与是不够的,家长才是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我国目前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许多误区,例如,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轻精神等,这些误区都不利于孩子良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亲子关系不是商业交易,这种教育孩子用金钱换取亲子间互助与关怀的方法,最终会导致孩子们想要零花钱时就要求“爸爸,我给你捶捶肩吧”的这种强卖行为,尤其对于家务,切忌用金钱承包的做法。
此外,有些父母还喜欢用金钱来奖励孩子的努力学习,它使孩子渐渐忘记了学习真正的乐趣,使孩子们认为为全家挣钱的父亲很伟大,而鄙视每日忙于家务的母亲。
奖励孩子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怎么做”、“为父母而怎么做”的心态。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努力学习,建立良好品质,也不能用金钱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一种表扬形式,应该以物质奖励为辅,精神奖励为主,两种奖励同时结合使用,才能使孩子养成好习惯。
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利用物质刺激,忽视精神奖励的情况已经不稀奇了。
每当孩子考试得了高分,或考取了重点中学,家长就不惜大花一笔作为奖励。作为奖励,有的家长给孩子买来电脑,孩子如愿以偿了,以后的学习就放松了,甚至后来孩子只是玩电脑、玩游戏、上网,作业都不做,成绩很快就下降了。直到此时家长才意识到:用买电脑来刺激孩子学习的方法欠妥。
实际上,这种滥用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学习的方法,很难收到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在奖励的问题上,恰如其分的物质奖励是必要的,但只有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才会真正促进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物质奖励对孩子只是一种刺激,而精神奖励才是促进孩子努力进取的动力。因此千万别因孩子一时取得了好成绩,家长头脑一热就滥用物质刺激,这样极易导致孩子不重视学习的精神所得,或使孩子学习动机不纯,误导孩子的学习动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鼓励和认同是不可或缺的。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奖励必须是纯洁的,着力于精神的,有益于心灵的,而不是沾满铜臭味的。
[育子心得]
1尽量控制孩子的零用钱。
2需要表扬孩子时,注重对孩子的精神奖励。
3尽可能少地用物质类的东西引导孩子去做某些事情。
[名人语录]
有些家长为让孩子学习进步而赏钱,此举无异于贿赂,是极其错误的。
——杨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