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茶季X贡士X初试 (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nbsp:&nbsp:&nbsp:  曾明顺答道:“问得好!会试三科考完放‘杏榜’,榜上有名的叫贡士,头名叫‘会元’,不过呢,还没完。这些贡士们还要在放榜数日后到保和殿复试,并在四月廿一日再到保和殿应殿试,由老佛爷和皇上亲自主持,钦定名次,放于‘金榜’。最优者为‘一甲’三人,这个你们听说过的,叫‘状元’、‘榜眼’、‘探花’,赐号‘进士及第’。次优者若干名,约占总榜三成,为‘二甲’,头名叫‘传胪(清代以前指二、三甲头名,清代则专指二甲头名)’,赐号‘进士出身’。其余为‘三甲’,赐号‘同进士出身’。这一、二、三甲上榜者才算是进士,更是天子门生,也都有直接授官的资格,俗称‘金榜题名’。状元直接授与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与编修之职。而二三甲进士则需再经朝考(一甲进士也要参加,但成绩一般直接排在一等前例,有清一代,只有四五名一甲进士因为朝考成绩差而遭至外放处分),成绩合格,点了翰林,做了‘庶吉士’,三年之后散馆考试合格才能留馆,视成绩授与编修、检讨一职。总之,一旦入了翰林院,出将入相,荣华富贵,那可是指日可待啊!”

    &nbsp:&nbsp:&nbsp:&nbsp:  除蔡谐成外,其他人都刚刚才明白“进士”、“贡士(很多人甚至百科将贡士误为贡生,可谓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前者转进士后有直接“实授”七品知县以上的外官或京官的资格,而后者在明清指由朝廷选取、恩荫或纳捐等方式上国子监读书视同秀才的人,别称明经、监生或所谓的“明经进士”、“岁进士”,并没有官阶,但可以直接参加乡试而不必再考秀才,而且理论上毕业后成绩优异再通过吏部大挑考试还可以担任县学之类教育系统的八九品“候补”小官。)”的真正意义以及三榜进士的区别,连连点头称是,心中亦十分羡慕。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问道:“那也就是说,现在还不能高兴太早了?还不知道他殿试能不能过啊!”

    &nbsp:&nbsp:&nbsp:&nbsp:  蔡谐成惊道:“这个事你难道不晓得?顺子刚才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殿试由老佛爷和皇上亲自主持,钦定名次。也就是说殿试只定名次,不会淘汰贡士出局。这个规矩自乾隆爷传下来,百十年间,极少会有贡士应殿试时被沙淘的,当然,除非你自己不去应考或者交白卷。所以,一般来讲,贡士也被大家视为进士。时间一长,老百姓慢慢不大知道还有个贡士一说自也不稀奇了。”

    &nbsp:&nbsp:&nbsp:&nbsp:  大家闻言明白,都笑呵呵地过来一一和鲍子奇拱手道贺,鲍子奇一一回礼,笑道:“等我哥衣锦回籍的时候,再请各位同赴喜宴!子奇就先走一步了!”大伙同他寒暄一番,目送他离去,便收拾妥当,同去食堂吃饭。

    &nbsp:&nbsp:&nbsp:&nbsp:  当采茶人三三两两的来到茶园的时候,久未谋面的曾总办背着手站在门口,面带微笑看着经过身边的男男女女。朱胜文走到他身边的时候,也微笑着喊了声“曾总办”。曾清平点头回礼,并说道:“吃过午饭就不要回去休息了,过去茶行一趟。”朱胜文迟疑了一下,面露疑惑地点了点头,正准备快步向前走,好跟上前行的曾明顺蔡谐成他们,曾清平又说道:“对了!等会!记得带上那把练习用的萧。”朱胜文这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