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初遇X藏身X茶路 (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湖地区的茶叶品质赞不绝口,尤其对直接在茶砖上凹出“川”字的长顺川(后改名为长裕川)等晋商的茶砖最为满意。直到现代,俄罗斯人的茶叶采购清单上依然写明“川”牌红、青砖茶,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际名牌产品。

    &nbsp:&nbsp:&nbsp:&nbsp:  如果清俄贸易依然按此模式进行的话,晋商将继续垄断清俄茶叶贸易,其财富将富可敌国,无人匹敌。只可惜“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同治元年(1862年)《中俄陆路通商章程》签订,俄人取得在大清内地直接采购茶叶和开设茶叶加工厂的权利,而且所交税率比别国低了三分之一。从此,俄人也开始在两湖地区采购茶叶及开厂压制砖茶,晋商就从以前的生意合作伙伴的角色转变成竞争对手,利润被削减不少。从此恰克图的茶叶贸易开始衰落直至消亡,大宗交易转移到水网密布、九省通衢的汉口,俄商甚至直接将工厂搬迁至汉口生产,汉口的黄金时代来临。清俄茶叶贸易进入到第三阶段-清俄汉口竞争阶段。

    &nbsp:&nbsp:&nbsp:&nbsp:  然而,俄人利用电报等先进信息手段及时掌握国内最新茶叶销售行情和动态,并且运用水路联运方式,采购和销售额开始超越并与晋商越拉越远,逐渐主导了清俄茶叶贸易。不久庚子年(1900年)义和团闹事,以“刀枪不入、扶清灭洋”蛊惑朝廷,各地均出现攻击外国人及华人教众事件,甚至攻击天津外国使馆区,最终老佛爷下懿旨对11国开战,酿成八国联军侵华事件。由于战败后要支付列强巨额战争赔款,清廷不得不将其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大幅提高了各项税收。晋商一度支付的茶税竟达到货款的54%,而俄人所纳税额仅为晋商十分之一。宣统元年(1909年),俄国又单方面对在俄国的清商征收重税,晋商最终在价格上完全丧失了竞争力,慢慢被俄人挤出清俄大宗茶叶贸易行列,清俄茶叶贸易进入到第四阶段-俄商主导、独占阶段。

    &nbsp:&nbsp:&nbsp:&nbsp: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富商、地主、贵族相继被杀或逃亡或被没收家产。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曾经贵族、农牧民、市民桌上的生活必需品茶叶,竟被新成立的苏联政府列为限制进口的奢侈品,茶叶消费从此丧失了消费基础和市场。让人感到讽刺的是,曾经给中国带来马列主义新思潮,最终让亿万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苏联政府,竟然又是彻底葬送北方这条无数骆驼人马踏过的茶叶之路,让中国千万茶商茶农茶工破产失业茶园荒废,让中国政府损失这一大笔茶税茶捐收入的直接责任人。1920年,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至此,持续了200多年之久的清俄茶叶贸易终于落下帷幕,陆上茶叶之路就此断绝。

    &nbsp:&nbsp:&nbsp:&nbsp:  另一方面,19世纪中期,英国为摆脱对华茶叶信赖,开始从中国南方引茶树种十几万余株到英控印度及锡兰气候适宜区域试种华茶,获得极大成功。其绿茶品质不亚于华茶,红茶品质甚至超越,加之英国政府巨额广告投入及宣传手段,终于成功将英国甚至北欧和西欧人对华茶的依赖改为印度茶及锡兰茶。随后英国成立大型茶叶公司对茶园进行专业综合管理和茶叶销售管理,修建铁路,提供贷款,降低税率,奖励生产,从而刺激茶商茶农的贸易和生产热情。

    &nbsp:&nbsp:&nbsp:&nbsp:  由于印度茶及锡兰茶价廉物美,广告又铺天盖地地宣传,加之运输去欧洲较中国近了许多,不久印茶及锡兰茶在北欧和西欧皇室与贵族间渐渐大行其道,喜好武夷、祁红等中国红茶的欧洲各国百姓也开始转而饮用印茶、锡兰茶。1869年,印度红茶占英国进口红茶总额的10%,20年后,华茶还占英国进口红茶总额的1/3,到1928年更大幅下降到仅约6%,几乎微不足道。连邻国日本的茶叶也开始暂露头角,抢占中国茶叶市场份额。中国茶叶经济因此遭受严重打击,大量茶工失业,茶农、茶商破产,大伤元气,数十年间一蹶不振。中国茶叶贸易进入第五阶段-茶叶外销逐渐消亡。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