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高宏图阴阳怪气地说道。
打压武将,似乎是文臣的天职,尤其是最近连年爆发战争,武将地位急剧攀升,令朝中大臣一个个心里都不是滋味,如今好不容易逮着机会,又岂能不借题发挥一番。
“就是,这李定国以前可是闯贼,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
“就算李定国不是故意的,但他以前领导的不过是一群土匪,如今可是五十万大明精锐,他能指挥得过来吗?”
“............”
一众大臣纷纷附和道。
若论掰扯、翻旧账的能力,就算是李鸿飞在这些大臣面前,也只能甘拜下风。
“行了,说这么多有用吗?你们倒是给朕出出主意啊!”朱由检没好气道。
然而这些人打压对手倒是有一套,真让他们出主意,谁能想得出来,没看见前线都打成僵局了吗?
朱由检的心思可是北伐,这时候出主意,如果成功了还好说,要是导致北伐失败,那出主意的人铁定吃不了兜着走。
“启禀圣上,既然高阁老觉得定国将军指挥能力有问题,那何不将其换下来,换个指挥能力更高的人。”史可法忽然说道。
既然高宏图喜欢跟他唱反调,那就索性“坑”对方一把。
“换人?换谁?”朱由检询问道。
“自然是当朝太傅,楚国公李梦回。”史可法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李梦回三个字,可以说是如今朝堂上的禁忌,没有哪一位朝中大臣,敢在朝堂上提及这个人的名字。
对于那个破坏了官场“规矩”,取消了士大夫特权的家伙,一众官员心里都恨得牙痒痒,此刻忽然听到史可法提及此人,整个朝堂上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了。
要说一众大臣为什么恨李鸿飞,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李鸿飞篡撵朱由检,取消了士大夫阶层的特权。
千万别小看了这个“特权”,明朝的国策便是:君主与士大夫共天下。
也就是说,士大夫阶层,越往上,获得的特权也就越多,进入内阁的大臣们,可以说是掌握了一半的天下,甚至有几任常年不上朝的明朝皇帝,其权利已经被士大夫给架空。
崇祯当初被逼六下罪己诏,也是因为士大夫阶层在行驶自己的“权力”。
然而如今一切都被李鸿飞给“搅黄”了,整个文官系统之中,或许除了史可法,便再也没有人希望李鸿飞重掌兵权了。
所以在众人愣神过后,不等朱由检开口,高宏图便抢先说道:“万万不可啊!临阵换帅,对军心有损,还请陛下三思。”
“没错,此番北伐,我军接连大胜,部队难免有些大意,好在此次损失不算太严重,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教训,想必之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倘若这时候替换主帅,定然会令军心不稳,原本只是小错,到时候却因为担心再出问题,反而容易酿成大错啊!”
有了高宏图提醒,剩下的大臣也反应过来,“绝对不能让李鸿飞重掌兵权!”
“太傅大人确实领兵打过几次胜仗,但那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如今谁又能保证他有这个能力?而且当初他领兵之时,最多的一次,也不过是率领十万大军,如今可是五十万大明精锐,他如果中途接手,短时间内也未必能适应,到时候多尔衮退回关外,再想追击就没那么容易了,兵贵神速啊!”
好吧,一说到让李鸿飞挂帅,一个个都成了“军事专家”,史可法在一旁看得直摇头。
朱由检同样流露出不屑的眼神,只是这眼神一闪而逝,没人注意罢了。
“众位爱卿说得都对,可这次作战失利,总得有人负责吧。不然朕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等一群人吵闹过之后,朱由检这才开口道。
临阵换帅朱由检是不会同意的,一群大臣虽然丑态百出,但他们所说也不无道理,就算李鸿飞真是战神转世,现在去往前线整合军队,也需要大量时间,而明军与清军如今抢夺的就是时间。
多尔衮打算将半个大明的财富,都运往关外,这是朱由检所不允许的。
“启禀圣上,此番失利,皆因戚副总指挥而起,要不是她贪功冒进,深陷重围,定国将军也不会率军驰援,从而忽略了后方。臣觉得若要追究责任,戚将军应该予以撤职!”高宏图说道。
既然朱由检需要交代,那就给他一个交代,这李定国是没法搞了,扳下来一个副总指挥,用以显示文臣的权威,也是不错的选择,更何况对方还是一届女流,这早就让一众大臣心里不爽了。
在场之人都明白,一向稳重的戚红英为什么会贪功冒进,若不是朝廷一直催促,当初戚红英攻打徐州的时候,就能一举将尚可喜与孔有德给全灭了。
没有了这两个人,沧州单凭一个吴三桂,根本不足为惧,毕竟吴三桂更擅长的是骑兵野战,沧州那铁桶般的防御阵型,大多出自尚可喜与孔有德之手。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政治斗争没用任何道理可言,李鸿飞那种“泼皮无赖”,都被一群政客给收拾了,更何况区区一个戚红英。
要知道尽管戚红英打了不少大胜仗,但她在民间的口碑,远不及李鸿飞,大男子主义在明朝可是十分盛行,民间的话语权都在男人手上,谁会愿意去崇拜一个女将军,虽然这位女将军一直以来,都在默默地保护着这些老百姓...........
如今两军兵合一处,也不再需要副总指挥了,撤销戚红英并不会有多大影响。
而且朱由检也早就想动戚红英了,不为别的,就因为“戚家军”这三个字。
当年动戚继光,也是因为“戚家军”这三个字,触动了当权者的利益。
不仅仅是“戚家军”,“郑家军”“李家军”这些都是不允许出现的军队,哪怕只是一个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