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足够的米粮,楚河控制之地,容纳一亿百姓都没有问题。
南疆各地的百姓活不下去,知道天水郡分发米粮收揽难民,绝对会有无数难民牵家带口的赶赴天水郡。
同时,哪怕蜀军全面渡过通天河,只要楚河继续积蓄战舰,扩大空军的规模,便可在必要时候封锁通天河,截断蜀军补给现。
等无数蜀军进入了南疆之地,便会悲剧的发现,广袤的南中已经是赤地万里,完全得不到物资补充!
要想和势力无比庞大的蜀军对抗,坚壁清野,封锁敌人补给,是唯一可行之计!
为了让无数南疆百姓迁徙天水郡,楚河还在沿路设立了数百上千个补给点,分派人手前往各地暗中宣扬这个消息,“到天水,有饭吃”这句话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就传遍了整个南疆。
同时,潜伏在各军的力量,也暗中活动起来,一旦战局失利,他们便会设法联络反蜀军各部,说服他们投靠到楚河麾下。
就连孟获张角等都对这次大战没有多少信心,更别说下面的普通将领和兵士,只要常定军能顶住蜀军的兵锋,给了众人抵抗的信心,再加上威逼利诱,楚河的计划是有着相当大的成功几率。
各反蜀军队首脑已经没有时间理会楚河的各种小动作了,因为蜀军的舰队,已经到了南岸之外,随时都可能发动最猛烈的攻势。
葫芦谷的马忠部,十天前就被反蜀军联手击溃。
尽管在最后关头,马忠果断下令焚毁物资,奈何大水过后,土木潮湿,加上反蜀军选择在大雨之际发动进攻,哪怕马忠以猛火油引燃米粮,也只烧掉了十分之一的物资军械而已。
当蜀军知道他们被诸葛亮当成诱饵,所有的兵将都被大蜀抛弃,大部分蜀军是丝毫没有战意,皆放下兵器投降,甚至连马忠放火焚烧物资的命令都没有执行,还帮忙扑灭已经点燃的各种军械物资。
马忠这个蜀军大将,眼中出现了无比复杂之色,并没有选择投降,长叹一声之后,吩咐亲兵将士放弃抵抗投降,随后抽出利剑横剑自刎。
二十多万蜀军,投降的有十八九万之多。
楚河虽然不参与战利品的瓜分,但这十几万蜀军让他眼热无比。
常定军之所以没有参与攻击马忠部,也是为了接收这些精锐蜀军做准备。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哪怕常定军加入进攻的部队,蜀军也会老老实实的归降,但从情感角度来说,常定军不亲手屠戮蜀军,要收服这支军队自然是容易许多。
南蛮军等也没有打算与楚河争夺蜀国降军。
一来,马上就要与蜀军大战,把降军收入军中,也不知道能不能靠得住,一个不好,降军再次叛变是很有可能的,就算真的接收降兵,也只能当作苦力来使用。
二来,人家常定军都不要马忠部的大量物资,马忠部也是楚河困在葫芦谷的,他们到底不好意思让楚河一点收获都没有,等楚河提出以兵甲武器来交换战俘,他们也就顺水推舟的将近二十万的降军交给了楚河。
为此,楚河又付出了五千套钢甲,相当于四十降军换一套钢甲。
其他人不敢用这些降兵,楚河则不一样,洗脑教育的威力不是谁都能抵抗的。
哪怕与大蜀的战斗中暂时用不上他们,也可以将他们打散的分派到西域的楚武、项熊部,还有巨浪岛的平海卫那边,等洗脑到了一定程度,再召回天水郡。
这十几万降兵可都是真正的精锐部队。
为了让楚河更加相信蜀军是准备从南华山攻击楚河大本营,诸葛亮不惜派出了衔刀军和无畏军。
这两支军队的素质不比楚河的老四卫差,人数是相当之多,只要实施了忠诚教育,再以钢兵武装起来,瞬间便可让常定军的战力提升一倍!
等更多的难民进入天水郡,楚河有足够的资本以这些老兵作为骨架,急速扩军,进行一段时间的军纪教育,便可拉上战场与蜀军抗衡。
厚积薄发,楚河的积累,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除了常定军真正的核心人物,其余的人都不知道事实上常定军这个时候已经恐怖了极点。
在外人看来,楚河这小小的天水郡地盘,治民不多,米粮产量可以忽略不算,哪怕从其他人手中换了大量的米粮,也只能勉强维持天水郡的需要。
另外,天水郡常定乡军兵工厂的产量,也是有一定的限制,出产的兵甲,基本上都拿出来武装自身和与各军交换了。
但他们不会知道,红薯的产量是何等惊人,也不知道,铁料炼制为钢料的转化率是多少,更不会知道,地底深渊,还有两个日夜不休的大炼钢场和武器场,巨浪岛上,有三个大型的船厂和一座新建的兵工厂!
接近两千亿石的米粮红薯储备,数亿两白银,数千万两黄金,还有炼制出来的大量秘银精金装备,无数的药材和成丹,十多万的钢兵战甲,上百巨舰和无数艨艟海船等。
可以说,如今这无比广袤的南疆之地,三分之一的各种物资和米粮,都藏到了天水郡一地。
一旦到了适当的时机,天水郡潜力和积累爆发出来,定然会让天下人侧目,哪怕是诸葛亮,也别想在这南疆之地与楚河抗衡!
这真正的硬仗,楚河没有逃避的可能,不真正的竖起楚河这面旗帜,打响楚河的名号,就很难让败亡的反蜀军来投。
因此,十几万常定军,还有三千蝎尾翼虎空骑兵,全部集中在永州青云道这边,旌旗林立阵容鼎盛,十几万大军分作三部,分别由楚河、黄忠和龙且为主将,严阵以待。
不远处,便是南蛮军的庞大军队,孟获这个南蛮王坐镇永昌城,一旦蜀军从永州登陆,便会遭到常定军和南蛮军的迎头痛击!
黄巾军、三州联军,主力则是驻扎在牂州,四百万大军与南蛮军、常定军遥遥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