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是他。”太史慈也是关注天下大势的,对于赵畅也是听闻。
从老家东莱郡出发,太史慈就想过要去投奔谁,赵畅当时也在他的考虑范围。
只是因为不熟,加之没有人推荐,太史慈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己的老乡刘瑶。
像他这样的,没有人引荐,是很难见到袁绍曹操这样的诸侯。
曹操还好一点,只要下面的人不为难太史慈,正常汇报给曹操,曹操在确定太史慈确实有能力后,基本都会接见,并且委以重任。
但是袁绍就不行了,不是名士,袁绍根本不见,想要跟随我?当然可以。袁绍会随便给前来投奔的人一个小职位。
因此,最终太史慈还是选择了和他有老乡之情的刘瑶。
虽然和刘瑶有老乡之情,但结果还是让太史慈有些失望,虽然他嘴上没说,也一直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一身本事,无从施展,这种郁闷之情,一直都被他压在心中,无法发泄。
“既然你也听过我家主公的名声,我也就多说了,我这次来扬州,就是奉了主公之名,来请你去扶风的。”武安国道。
太史慈怔住,道:“为什么要我?”
武安国道:“自然是因为你的实力了,一般的小猫小狗,难道还要我来请吗?”
“这……”太史慈是有些动心的,赵畅能派武安国来请他,显然是对他的重视,去了扶风,待遇什么的肯定不是刘瑶这里能比的。
但是就这样离开刘瑶,太史慈也做不到。
并非是对刘瑶的感情,大家只是同乡,出门在外有困难相互扶持一把,也就是了。
主要还是太史慈觉得做人就该要有始有终。
刘瑶虽有没有重用他,但是终归是收留了他,太史慈觉得如果自己就这样不声不响的离开,在道义上,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但是太史慈心中,也是有一颗要建功立业的心。
生于乱世,当以三尺之剑建不世之功。
这是太史慈心中的梦想,至死他都在想着要建功立业。
但是刘瑶这里,他显然没有立足之地,就算给刘瑶立下大功,刘瑶会封赏他吗?
一边是道义,一边是梦想,让太史慈心里很是纠结。
如果此刻换来郭嘉或者贾诩,肯定三两下,就能说服太史慈,弃刘瑶,转投赵畅。
但是这次来的是武安国,武安国可没有郭嘉他们那么好的口才。
说了半天,也没能让太史慈下定决心,又过了一会,之前和太史慈脱离的斥候小队终于追了上来。
太史慈道:“容我考虑两天。”
眼见马上就要被追来的斥候小队看见,武安国只能暂时退走。
这种挖人的事情,肯定是不能让刘瑶知道的。
不管是武安国还是太史慈,都不能保证跟来的十几个斥候,要是知道后,会不会告诉刘瑶。
如果太史慈拒绝了武安国,自然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但是太史慈现在还在犹豫中,这要是让刘瑶知道了,肯定没有他的好果子吃。
本就不能融进刘瑶的名士圈子,太史慈肯定要低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