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拉关系了。
如此一来,许多人都不想赵畅升上来,担心升上来的赵畅不是自己人,最后反而成了自己的绊脚石。
他们忠于大汉,但是在做事的时候,又总是想着自己的利益。
这是大汉朝官员的通病。
对朝廷有利,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这是铁定要做的。
不损害朝廷,但是可以让自己活得利益的事情,他们会看心情选择。
对朝廷有利,但是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他们会坚决反对。
一心为公,这样的人在大汉的朝廷上,几乎是没用的。
即使是蔡邕,也是将自己的著作——汉书,摆在首要位置。
为了能够完成汉书,他可以向王允乞怜,可以为董卓做事。
赵畅还没有资格上朝议事,朝会上的事情,他是在之后才得知的。
赵畅当天就登门拜访尚书令感谢他。
“大人,千万不要为我的事情,而伤了同僚之情。现在已经让我很满意了,没有将长安城治理好,我也没有心思去其他地方。”
赵畅向尚书令表明自己的心意。
官职都是空的,只有自己的力量才是真的。
现在赵畅如果真的想位极人臣,他带着战狼冲进皇宫,将刘协控制住就可以了。
只是如此一来,赵畅在百官、士族中的名声也就坏了。
如董卓一样,手底下的人才就那么几个,很难再挖到新的人才,即使挖到,也可能是对自己心怀不轨的。
赵畅的话,却是让尚书令越加欣赏他。
“如此也好,你就先安心坐在这个位置,日后我一定会推举你当京兆伊的。”
尚书令道:“话说你书中有一首诗我很喜欢,将进酒,我最喜欢里面的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写的太好了。”
“大人说笑了,这些真不是我写的,都是以前从一些古书上看到的。”赵畅道。
反正他是不会承认的,他会的,基本都已经刊印在语文课本上了。
他要是承认,以后如果其他人向他在求一首新的,赵畅可写不出来。
在尚书令的府中坐了一个多小时,赵畅才离开。
这对赵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至少他已经开始被朝中的大臣接纳。
虽然大汉的臣子,很多都公私不分,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就是大汉最有学识的人。
就是董卓,也需要仰仗他们,不敢将所有的人都给杀了。
少了这些人,大汉朝也就失去了运转,除非在重新来一遍。
长安比起林城,要好的太多。
王通的商业才能非常强。
董卓在的时候,其实没有多少商队敢从长安经过,更别说进入长安。
因为很保证,董卓手下的士兵会不会突然将他们的货物给抢走。
货物无法保证,避免风险,一些商队都只能放弃长安。
但是现在不同了,王通对商队的保护力度很大。
绝对禁止有官兵抢夺商队的货物,就是听到有有山贼抢夺,王通也会马上派战狼出动,将山贼剿灭,并且将追回的货物还给商队。
货物有了保障,在加上长安是皇都,高官贵族多如牛毛,商队自然愿意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