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后,位置固定了下来,新的阶级秩序就这样简单的形成了。
以后每天到这个时候,大家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有的在给女儿扎辫子,有的在数贝壳,当时贝壳就是货币,有的在编竹筐,还有的在打瞌睡,世间百态,多种多样。
神光来临时,大家就和现在**后那样,沉浸于飘飘然的世界。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干麻麻嘛利索,吃嘛嘛嘛香甜。部落人的身体好了,肤色和以前大相径庭,和其他来交易的部落人比较起来就是简直就是高帅富和乡下土鳖的区别,原先遇到了还打声招呼,后来其他部落的人都躲着他们走,自卑啊。
周围部落的女孩们纷纷向这些白皙帅挺的香部落成员抛媚眼,其他部落的人都气愤异常。这就跟几千年后十里洋场的老上海的上只角与下只角区别一样,女孩都以嫁到上只角为荣。
旧上海的租界多在西南,有钱人也多住在西南面,而大型工厂多在东北部,贫苦人多住在东北面,因此,大约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人们把买办、洋人、社会名流聚集的地方称为上只角,主要指以现在淮海路为中心朝西南面发展的豪华地区,而把闸北、南市区为中心朝东北面发展的贫民居住区称为下只角了。虹口区也是在下只角之内。实际上,上下只角往往靠得很近。在一条河两对面或这条街哪条街中形成了,一街(或一河)之隔,仿佛两个天地。
旧上海的文人,住不起上只角,又看不起下只角,他们比较集中地居住在虹口区四川北路一带,他们认为:上只角是是有钱人住的地方,下只角是穷人住的地方,那么既不算有钱,也不算穷人的上海人所住的地方,应该叫做中只角。上只角虽然及不上,可比下只角要体面得多,壁垒分明。
姑娘们拼死也要嫁到香部落,“宁可坐在光明里哭,也不愿坐在黑暗中笑,成为新一代周围部落未婚女性的口号。这引起了周围部落的不满,为什么你们能沐浴在神的光辉里,而我们要苦苦守在黑暗中。明知没有可能沐浴到香部落的神的光辉,可又心存侥幸,每天徒步很远绕过森林跋涉远路也要来到香部落门口,进不去看一看也好。
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部落“光牛“孕育而生,这个全称是”带你沐浴神的光芒的有执照黄牛”是部落许可的。一些老弱病残,干不动剧烈的农业劳动,部落又不能看着他们活活饿死。只能找些机会给他们来维持温饱。现在只需每天徘徊在部落门口,嘴里不停的叫“神光要晒吗,一只鸡一次,老少皆宜,童叟无欺”,如果有人讲价,就嚷“什么太贵了,兄弟,你要着眼于未来,你看看我,我原先是部落里的老少边穷,屋漏鞋破,整天病病歪歪的,那时候谁愿意正眼看我,那个姑娘愿意嫁给我,可你现在看看我,脸也白了,咳嗽也不喘了,前两天,冰部落的雪姑娘哭着喊着要嫁给我,赶都赶不走,死乞白赖的留下来,倒贴没彩礼都行,”广告的宣传力量是伟大的,其他部落的人当然也认识这位口若悬河的人物。看到前段时间还混的十三不靠的人变成今天的土豪级人物,大都犹豫半天,最后下定决心,抖抖索索的递上刚打的猎物,被他拽进门去。其他老少光牛看到他成功了,喊得更起劲了。
短短的时间,香部落就解决的温饱问题,不能不说是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