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令乔楚,字落荆,是昭文馆大学士,乾元二十年经左相晋衡举荐为官,迄今约三十年,也是朝中老人了。
跟在乔楚手底下的人很多,苏青一个学生进来自然也劳驾不了他出马,只旧年学子里有一个叫辛阙的,自告奋勇带了她在府库熟悉环境,还顺便告知了她应注意的事,以及乔楚的一些习惯。
两人互通了表字,因着苏信未曾提过表字的事,苏青便只得捡了苏晏以前给她取的暮归说了。辛阙字望楼。
早些时候乔楚就上报给皇帝说要整理整理卫国自建国以来就传下来的书籍资料,然后给一些人立个传出来。卫国建国已一百余年,自元帝始,历经惠帝,昭帝,平帝三代至今,出过不少风流人物。学生们做的,就是将这些人的资料分门别类的弄好,然后呈给乔楚过目,由他执笔亲书。
苏青拿到手的,就是盛京顾府的老祖宗,顾池的资料。
顾池也是个人物。他原本是个皇商,手底下按着宫中每年所需丝绸布料,后面生意越来越大,眼见着不能再扩张了,就果断将手中商铺上交皇室,捐了一个六级爵位,即官大夫。白拿到手的银子皇帝自然高兴,何况顾家的生意做的这么大,哪能一点儿都不忌惮?昭帝本来就想的是等过些年顾家的风头下去了,就挑个错把它给抄了,财产银两全部收归国库,没想到顾池这么懂事。
于是顾池成功的弃政从商,又因着早先当皇商的时候各种打点,顾池在朝廷里混得如鱼得水,最后当了丞相,加封太子太师,还在平帝年幼时当了一段时间的摄政大臣,权倾朝堂,一时风头无两。
因为年代近,关于他的记录倒还是比较好找的,门类大致也比较清楚。就顾池和昭帝平帝有时候会单独见见,因此需要查看当时的起居注,然后摘抄下来,要稍微麻烦一点。不过再怎么都比当时苏晏让她管理后勤记录战事的事情要简单的多,所以苏青做得还是挺淡然。
华灯初上的时候辛阙踱步到苏青这处来,看她抄写起居注,眼见着告一段落了,忍不住开了口:“原来暮归喜北派书法,古拙劲正,质朴方严。”
苏青放笔时微微顿了顿,若不是辛阙这样提及,她倒忘了。苏青原是来自江南的,练得自当是南派书法,走疏放妍妙的路子。但真这样想起来,破绽却又何止这个?莫说书法不像,就是她们的文风,本也应是不一样的。还好苏青往前是在江南,京城中人不大熟悉她,只要这些破绽不被苏宥发现,想来也应当无事。何况就算苏宥发现了,苏青打死不认又能怎的?背后那人能将她声色不动的换到苏府苏青这儿来,想来也不是个简单角儿。
苏青心思转的快,心定得也快,边拾戳东西边笑道:“你倒还是头一个称赞我这书法的,父亲一贯希望我练南派书法,说是女孩儿家的字婉约蕴藉些好,只我偏不肯,爱北派书法这份刚健气,便一直这样练着。每次都看得父亲大皱眉头。”
辛阙拿了她的字端详,“用笔刚劲峻拔,气势仿若飞鸿,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顿了顿又道,“现今盛京里的小姐们大爱簪花小楷,触笔倒是细腻,可哪有这样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
奉承话谁不爱听?何况辛阙还说的这么有技巧。苏青觉得心里舒坦,就磨着辛阙一块儿去吃晚饭,当交个朋友,辛阙也果断就应了。
走出去才发现外面雪下得挺大,洋洋洒洒的,地面也堆了厚厚一层。早先出来的时候苏青看着今日天气好,就没带斗篷,谁想到这会儿会这么冷?
辛阙看着这雪下得挺欢腾,就折回去拿了件氅子,落在苏青身上,“以后到宫里头来还是多做个准备,今日还算好的,乔大人没有让我们留下来做事,否则就是亥时子时回去也是有的。”
苏青谢过了辛阙,看他衣着单薄,多少有些不忍,辛阙却似知晓了她的心思似的,“我自幼习武,虽算不得高手,但区区风寒,也奈何不了我。”
话已至此,苏青只好再次谢过。
刚过天枢门,苏青就眼尖的看到了姬篱,披着藏青刻丝祥云纹斗篷站在屋檐下头,手里还拿着件月白彩绣并蒂莲式样的。本是温温润润的模样,看见他们俩结伴出来,那面上就不高兴了。
苏青眼见着姬篱变脸,觉得煞是好笑,走过去问他,“怎么了?谁又给你气受了不成?”
姬篱收敛了神色,“阿青,这是谁?”
“这是与我一道共事的辛阙,字望楼,望楼,这是三皇子。”
姬篱的嘴巴又瘪了一下,然后阴阳怪调的笑了一声,“辛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