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在这个年代,快马可以跑在消息的前面。贞德、梅斯和许扶摇一行快马加鞭赶到德雷米村时,老雅克和奥兰完全不知道发生在鲁昂的事情。奥兰机械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配合约兰德调集着海量的各种物资,老雅克仍然忧心忡忡地担心着贞德的生命。见到贞德无恙回来,老雅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父女两在小庄园的房间里嘀嘀咕咕了小半夜,但许扶摇相信贞德不会把自己的身份泄露出去,因为自己并没有收到强制判定任务失败回归的提示。但是总觉得老雅克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有一股子老丈人看女婿的挑剔?!
三天后,约兰德、阿朗松也来到了德雷米村,就在小庄园内召开了一次简单的会议,商讨接下来的行动。会议上贞德首先对约兰德和梅斯等人的救援和帮助表示了感谢,随后就态度坚决地授权许扶摇全权代表自己,整个会议都一言不发。
此次会议的核心人物实际上就是许扶摇和约兰德了。双方大致达成以下协议:第一,贞德仍然支持查理七世的统治地位;第二,国王可以继续授权贞德和阿朗松公爵统帅军队将英格兰人驱逐出法兰西本土,但只能调拨给他们两千士兵;第三,约兰德承诺查清拉特雷穆瓦耶公爵是否勾结英格兰人并给贞德一个交代。
许扶摇盯着约兰德的眼睛说“陛下,贞德无意于世俗的权力,所以在达成她的心愿之后,我们会离开这个国家甚至离开欧洲归隐田园。但在此之前,我想要的只是--快意恩仇!”
会谈简短而高效,一如约兰德和梅斯的离开那般坚决。贞德始终没提去面见查理七世的事,只是淡淡地跟阿朗松公爵提出尽快将两千士兵征集到位的要求。
在阿朗松去整军的一周时间里,许扶摇向贞德细细讲述了“伊甸空间”的相关情况,也告诉了她圣殿骑士和兄弟会的分歧。听到“伊甸之剑”时,贞德一愣说“我从来没有觉得那把剑有什么特殊的功效。你知道的,我重视自己的旗帜远胜过长剑。”
1430年的法兰西土地上,传奇和神迹注定载入这个时空的史册。
1月中旬,鲁昂神迹的消息传播到巴黎、到兰斯、到希农、到法国全境……人们在教堂、在集市、在田园口口相传浴火不死的圣女,故事的传奇程度堪比基督受难。
1月下旬,奥尔良圣女贞德再次领军抗击英格兰军队的消息被证实,她所领军的规模从两千人沿途不断增加,到达巴黎城下时,已经有五千人规模。
2月中旬,有着两万守军的巴黎坚城被区区五千人攻克。两军甚至没有怎么短兵相接肉搏厮杀,英格兰人就撤退了。50门被许扶摇称为“拿破仑”炮的钢制改良滑膛炮以接近两千码的超远射程碾压了这个时代所有远程武器,在许扶摇说出这个命名后,贞德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许扶摇有些惆怅地说“300多年后,你的国家将出现一个伟大的皇帝,就叫拿破仑。只是不知道我这么一搅和,未来的历史走向会不会发生改变”。
填装了黑火药的爆破弹在轰上城墙或落在敌人阵地时产生的剧烈殉爆不仅仅能摧毁坚固的城墙,更能摧毁军队的士气。在这种近乎无解的打击下,英格兰守军将领不得不放弃坚城依托,出动六千多士兵出城野战。然而两千码的距离并非顷刻可到,这漫长的距离足以让出城的骑兵和步兵弓箭手拉开相当长的距离。尽管新训练的炮手们操炮不熟,射击精度不高,但领先了时代四百年的武器仍然以操作简单,射击频次高的优点弥补了菜鸟炮手们的不足。大多数骑兵并没有死于炮火,但是战场上的巨大爆炸让从未经过热武器洗礼的马匹受惊乱跑却是一件令人无解的事情,以至于两千英格兰骑兵能突破炮火打击冲到法军阵地前的不足千骑。他们好不容易突破了两千码的死亡地带冲到了法军设置的拒马之前,却又遭遇了这个时代从未出现过的大杀器--炸药包。
相比炮弹落点的随机,炸药包的爆炸就精准可控得多了。好不容易冲到了敌阵前的英格兰骑兵们忽然连着胯下马匹一起直接被巨大的气浪掀飞,爆炸激起一片残肢,侥幸没有被炸伤的人也因为强烈的震但暂时失去了听觉。被炸得七荤八素的英国骑兵很快就转化成了两千以逸待劳法军老兵的军功。
提前数百年走上战争主位的热兵器表现出的这一幕让仍然在射程范围内行军的英军步兵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骑兵已经溃败,自己是继续进攻还是撤退?领兵的将领虽然勇敢地招呼士兵们前进,试图以兵力优势扭转战局,但头顶上不断呼啸坠落的死亡炮火却如烧红的烙铁插入水壶一样,让士兵们的恐惧快速沸腾。步兵们不情愿地前进了三百多码后仍然无可阻止地撤退了,在炮火射程内一进一退带来的结果就是伤亡数字不断飙升。短短十多分钟的冲锋和炮击,导致的结果让人瞠目结舌。英军骑兵建制完全被打乱,伤亡惨重,四千步兵和弓箭手尚未接敌就死伤近千人,士气低靡到无法作战。
在证明了野外浪战无法奏效后,英军不得不龟缩城内。在法军大摇大摆集中10门火炮轰击城门,轻易将城门轰开连带着轰塌了附近一小段城墙后,巴黎城头,竖起了屈辱的白旗!许扶摇作为贞德的全权代表,接受了英军的投降并放任一万多英军徒步离开,撤出巴黎城仓皇北上。
4月初,贞德率军进入诺曼底,她率领的军队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万人,魔改型号拿破仑炮也达到了100门。如果不是等待炮弹等辎重的生产和运输,这个时间本可以大大提前。2天时间收复了里昂,许扶摇照例放走了英军,只是提出了一点要求“留下红衣大主教科雄。”皮埃尔.科雄本来就是法国人,所以英国人毫不犹豫就同意了许扶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