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厅前排就座的,除了那些衙门里的文武官员,就只有一人行若无事,据案而坐,非常的淡定,而很多官员,尤其是驻军军官经过他桌前时,都不忘给他行上一个军礼。
这个人就是被大家亲切称为神医的向东,自治区医疗局局长,中心医院院长,驻军总医官,医科大学堂总督办,特聘专家,教授。
他头衔一大堆,既是军人却现归于文官系统中,在自治区内享受正四品待遇,拿特别高薪俸禄,属于谁也管不了的特殊人物。
一个年约二十七八岁,着六品文官服饰的年轻人,正恭敬地垂手立在他一侧,这个年轻官员,则是他的得力助手、爱徒秋恒。
秋恒东南亚人士,是香江医学院高材生,又到英国自费留学二年,回国即被向东特聘过来,成为其助手,现为自治区医疗局局长助理,医务学堂总办,医药器械总厂总办等职位。
现在自治区的医疗体系,早已不是向东当年那一穷二白的模样,在陈天华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驻军里连队以上有军医,班排有医务兵,营以上有战地医疗队体系。
地方民间,现在除了在煤山镇设有中心医院,槐坎镇有野战医院,每个镇开始设置官办医务所,并大力扶持民间中医郎中。
在这里官办医务所或医院看病,医疗费用很低的,自治区内所有医务人员,都是拿定额薪俸,定级定薪,定期考核,优胜劣汰,决不含糊。
向东现在更多的是从事管理职责,很少亲自动手诊病开方了,已经从一个单纯大夫向着官员角色过渡,着重培养学生。
现在,他的手下光是上岗大夫和医务人员就有数百人,加上军队中的配备,这是一个上千人的庞大体系,每年的预算开支是笔惊人数目。
两世为人的陈天华知道,大战当中,士兵的伤亡致残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受伤之后治疗不及时,导致的伤口感染,只要救治及时,其时很大一部分士兵是可以存活下来。
而这些存活下来的士兵经历了战争,又有过受伤经历,归队之后很快便能成为部队骨干,极大地提升了战斗力。
而民间医疗体系建设,是一项很重要的惠民政策,教育和医疗体系建设,更是强国惠民的两大基本措施。
这项政策是陈天华强行推广下去的,他要求衙门负责财办的郑坤按照预算,全额优先划拨经费。
说句笑话,开始那半年,差不多是陈天华每月按着郑坤的脑袋强制执行。
“少将军、总督大人到。”随着会场主持那洪亮的吆喝声,大厅里立刻安静下来。
那些本来四处游走,谈天说地的官员们,立马嗖嗖嗖回到自己座位上站立好,而那些本着坐立不安的土豪乡绅们,也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
在万众瞩目下,一位身材高大,目光炯炯的年轻人,只是他双手抱拳,满脸笑容地走了进来。他的身后,是衙门里的军政首脑,李兴鸿,廖云鹏,纪春生,郑坤等人鱼贯而入。
而在他们身后,一身亮丽的许云媛,正笑盈盈陪着一个中年男子走进宴会厅。
能让权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