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而被推迟到了十一月,这场一年一度的秋猎过后,天色阴霾,卷积起来的云层压得很低,长安城迎来了正德元年的第一场雪。
椒房殿里点起了银炭,殿里铺的软木地板下烧了一层鹅卵石,热量传到地板上十分温暖,人就算席地而坐也不会觉得冷。
偏殿里,正在写字。阿芫凑到书案边,“写了多少了?”
“一半了。”动作没有丝毫停顿,元彻笔下的这篇《民生论》,是老师谢太傅给他布置的功课,他已经准备好几天了。
赢姑将斗篷上最后一处水纹绣好后,把针在衣襟上别了别,“绣了这么多日子,今儿个终于绣完了……”
“可不是嘛!”颦儿端着瓜果酥仁去把昨天的换下来,“姑姑拆了缝,缝了拆,费尽心思折腾了这几个月才做好,娘娘穿在身上一定暖和!”
赢姑笑着啐了她一口,“就你话多……”
念奴插嘴道:“这丫头别的不行,一张巧嘴能通天呢!”
“姐姐惯会取笑我,我哪里有那样大的本事……”颦儿娇嗔着回敬,十三四岁的年纪看着跟朵花儿似的,让人心情也明朗起来。
“这么热闹啊,我也来看看!”
阿芫在暖榻上坐下,抚摸着厚重的云缎锦绒,繁复葳蕤的花纹绣得什么细密,缝制之人在上面所下的心思可见一斑。
“有劳姑姑了!”
赢姑长声道:“这说的是什么话,老奴能伺候郡主,已经是莫大的福气了。”
“阿彻!”她偏头冲书案的方向道,“过来……”
正巧元彻的文章也写得差不多了,便搁了笔。
“你看看,赢姑缝了几件斗篷,有一件烟岚和一件银灰的,都是按照你的尺寸做的,来试试!”
元彻老老实实地站着,阿芫在他身上比划了两下,满意地点点头。
“大小正合适,不用改了。”
这时,钦苇从外间屏风后进来,低头道:“主子,您猜得没错,淮王被晋封为中山王了。”
“什么时候的事?”
“今日早朝。”他又补充,“淮王平定了安庆军哗变一事,朝野上下对他颇多赞誉,陛下便对他施加了恩赏。”
阿芫抚摸着表面高低不平的斗篷绣面,“永州地处偏远蛮夷之地,百姓教化不通,这次上缴国库的税赋被绿林大盗劫了,全权负责押送的庆历军主帅害怕朝廷问罪,便借着天高皇帝远的由头,煽动军民起了造反的心思。还扬言他们是被逼无奈,若陛下不赦免他们的死罪便誓死不降!”
她轻叹:“真是打的好算盘……”
钦苇道:“若不是辅国侯出征匈奴未归,这事怎么也轮不着淮王插手。他如今已是先皇留下的众皇子之首,地位甚至都越过梁王殿下去了。”
钦苇说的,正是半个月前,荣安和独孤阳大婚刚满一个月时,他便再次披挂上阵率军北征匈奴了。
“中山王?”阿芫的声音透着莫名的冷静,“你难道忘了前老中山王的下场了?到底是恩赏还是警告,我清楚,淮王更清楚。如今的他与当年的老皇叔,当真是半点区别也无……”
若论这世间还有谁,能这么清楚透彻地看懂元乾的心里在想什么,除了已经出家的舅母,便只有她了。
一旁的元彻已经退回到书案边,提笔不知道在写些什么东西,神情十分专注,仿佛对周遭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