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只看了一眼,顷刻间,“噗"的一声,刚喝到嘴里的一口茶水,猛地就喷出来。
双目圆瞪,目光呆滞,当场硬是嘴巴张得老大。
在几人惊诧注视下,半晌才说出一句“白日见鬼了。”
又扭头看向崔礼,“崔爱卿,你确定取士名录,是严格按照朝廷新规定糊名制交叉阅卷,绝对公平公正。”
“再按照考生的考场编号与姓名,明经策论两科成绩,进行公正评定??”
顿时房玄龄几人也是一愣。
何曾见皇帝如此失态过?忍不住满心疑惑,脑袋齐刷刷凑过来。
却见那取士名单上,赫然清晰写着。
进士及第状元,魏叔瑜;榜眼,刘文;探花,陈舟。
而崔礼,又何尝不是满面动容。
半晌,才躬身回答,“回陛下的话,这科考阅卷,正是严格按照朝廷新规,糊名制交叉阅卷。
随即,又从怀里拿试卷,摆放在几人中间那茶几上。
苦笑连连,“陛下看,这正是魏叔瑜、刘文オ、陈舟以及江正四人的考卷!?”
“这四人的明经考卷,虽都有个别题目回答错误却无一例外,全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了所有题目!?”
而除了四人其他考生成绩最优者,也オ仅仅答完了八成的题目而已!
擦了擦额头冷汗,户部、国子监以及礼部各位考官,批阅这四份考卷时,何尝不是惊为天人?
这四份考卷几十名考官,硬是反复商讨评判了整整一宿!
可偏偏这四人,都身在不同考院,也绝无作弊的可能!
“而且最匪夷所思的,卑臣身为主考官,考场巡视,亲眼所见,这四人皆两个时辰,便已答完了题目!?”
顿了顿,オ又继续黑着脸说道,“而且除此之外,今年策论的题目,《论为官之道》。”
“魏叔瑜、刘文オ以及陈舟三人的文章,虽算不得文辞斐然震古烁今,可立题新颖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堪称典范之作!?”
“唯独那江正,文章有些偏离主题,并且引用古典失误,影响了评分。”
“因此最终,综合明经策论两科成绩,才排在了此次春闱的第八名,位列二甲!?”
于是刹那,李世民便彻底惊呆了!
不停翻阅着面满面错愕,眼珠子瞪得滚圆,硬是一脸见鬼的表情。
身为天子,何尝不清楚,这历届科考题目是何等残酷?
那策论倒还好说!可明经,向来都是大型综合考卷,囊括多门学科,并且题目繁多,从来都是所有考生的噩梦啊!
别说大唐立国,即便自隋朝开创科举以来,还从未有人在科考中答完所有题目啊!
向来,能回答完七八成题目,基本已算得上极优秀。只要策论不出现大的失误,便足以保证科举高中。
今年科考,居然同时出现四名考生,答完了所有题目?
更重要的,别人或许不知,可他李世民,却是心知肚明,这四人,可偏偏都是那楚长生小儿的弟子啊!
而且一个朝堂人尽皆知,次次落榜的钉子户,外加三个地方乡试都排名垫底的半吊子秀才,狗都嫌的那种!
就被那小畜生逼着,天天做那些《三年科考五年模拟》《伏虎山密卷》,然后就一举包揽了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外加一个第八名?
这都什么情况?那小畜生,是魔
鬼吗?
况且,他李世民可是深知,这次科考的题目,虽在几个月前就已确定,但在朝廷严格,绝无泄题的可能!
良久,才说道。
“朕这就朱批加玺,放榜吧!”
而顷刻,房玄龄几人,又何尝不是震惊得无以复加?
面面相觑,硬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特别魏征,更死死盯着名册上,“状元魏叔瑜"几个字。
嘴巴微张,呆若木鸡,如石化当场。
半晌才算回过神来,吞了吞口水。
“中了!犬子这就中了??”
种地也能中个状元?没道理啊!
一时间,只激动得身体都不停发抖,眼眶老泪纵横。
第二日。天色刚亮,礼部南院外,早已人满为患!
十年寒窗,一场科考定前程。
学子们争先恐后拥挤在贡院东墙外,满脸焦虑紧张,等待着朝廷放榜。
议论声,嘈杂声,此起彼伏。
“神仙保佑,神仙保佑,希望在下能榜上有名,哪怕三甲也满足了。”
“王兄,瞧你这点出息。”
“哎,小弟这又肯定没戏了!今年明经的题目,太难了,我才答完了不到六成!?”
“喂,给你们!”
“在下有个远方亲戚,在礼部做小吏!昨晚他跟我说,这次有人,明经题目全部答完了。”
“去,开什么玩笑呢?自隋朝至今,谁能在三个时辰把明经题目做完?”
当然,在场的,却也不少百姓与商贾,至朝中任职的小官吏。毕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