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工序,便是咖啡浆果处理的第三道工序,也是耗费时间最长的工序。
在马西卡的介绍中,会有两次发酵过程。第一次持续的时间在12-24小时之间,根据发酵效果来判断第一次发酵需要的时间。第一次发酵结束之后,就能将果胶层清理掉80%-90%,再进行二次发酵。
一般的水洗法发酵是一次到位,将果胶层全部清理掉。而肯尼亚这里经过了二次发酵,虽然有些繁琐、耗时,但是这样的好处很多。能够减少发酵时产生的臭味,提升咖啡豆的品质和香味。
发酵结束的第四道工序,虽然今天看不到。可是在马西卡的描述中,让刘文睿也有些小期待。那就是给这些咖啡豆们痛痛快快的洗个澡,顺便分个级。
同样是使用水洗法,水洗过后,那些果胶层杂质便会被清洗掉。每一颗咖啡豆,都会变得干干净净,清爽得很。
而且在水洗的过程中,那些体重不达标的,自然就会被带走。这也就是分级了,剩下的都是好同志。
在肯尼亚,咖啡豆的价格就是跟它本身的级别有关。尤其对于刘文睿这个咖啡园而言,那些采购商已经对他这里不报什么兴趣儿了,只能送到拍卖场。
肯尼亚这里根据咖啡豆的大小、重量、硬度,会分为七个等级。每一个等级,那个价格差别都很大。
到了那拍卖场只有编号和等级,拍上啥价格,就是啥价格。所以在家里边分级的这一步,那也是至关重要的,最起码你能对自己的咖啡豆收益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别看处理得这么繁琐,这也不是最后的工序。最后的一道工序,相较于前边这些,那就很简单了,是晾晒。
可不是说将这些咖啡豆放到架子上晒太阳就成,还要进行一次人工筛选。将一些在前边的工序中,被破了相的或是先天不足的咖啡豆得给拣选出来。
在这一关上,也会淘汰出来一批。在咖啡豆的水分降低到12%的时候,这道工序才算完事,这些咖啡豆将会装袋等着肯尼亚咖啡委员会,也就是cbk的工作人员上门。
这就让老刘很感慨了,喝咖啡的时候那是很简单的。但是这整个处理过程,就是一项大工程。哪一步出了差错,都会影响到咖啡豆的品质,自然也就影响了价格。
今天仅仅是听马西卡说后边的工序,他都觉得头大。怪不得弗兰克林都不等收获直接带着媳妇就走了,后边的这些同样需要工人来处理啊。
而且就今天的采摘结果来看,这一批咖啡豆确实很差,属于要产量没产量、要品质没品质的结果。
这时候刘文睿就看到工人们抬着桶,将那些清理下来的咖啡浆果果皮和果肉往咖啡种植区的地理浇灌。
“老板,这些果皮和果肉,能够给咖啡树提供一些养分。”马西卡说道。
“不过我觉得这次采摘结束后,还是应该多投放一些肥料。也许下一个大收获季,这些咖啡树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刘文睿笑着点了点头,“这些你统计一下,看看需要多少,然后我去采购。”
看着那些在发酵池里的咖啡豆,他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这个也算是收获的喜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