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接近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叫做依提孜力克。
教授的目的,是为了探寻传说在三百年前存在过的文明,据说,这是一个边陲小国,与清朝并无来往,所以史料记载极少,甚至连名字也无从考证,在一些野史中稍有记录,但都着墨不多,只说该国位于沙漠地带,国内有绿洲,但国家没有军队。
想来也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国家,需要军队做什么呢。我猜想,那里甚至都没有内乱,大家活着都不容易,还有谁会想到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呢。
至于依提孜力克,则是一个极落后的小村,大概只有十几户人家,近几年沙漠化突然加重,附近的水源越来越少,沙尘暴更是肆虐无常,家里稍微有些条件的,早都搬走了。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村子到现在还没有通上电,生活条件艰难无比。
我们坐火车到那里,行程三天左右,之后倒车去最近的县城,县城一天只有一趟通往依提孜力克的公交。
路上闲聊时,了解到教授姓陈,是历史方面的专家,却不喜欢正史,主要研究大众视野之外的历史问题。口音也很有意思,浓重的乡音配上他的身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常年在外饱经风尘的学者形象。
自然,他的科目很是冷门,能有两个男学生跟随他已让陈教授甚感欣慰。
原来,孟琬并不是陈教授的弟子,她父母也是史学家,十几年前就在研究这个“无名”小国,只是,在一次外出中,一去不返,再无音信,孟琬找了很多年,却毫无收获。
因此,她走上父母的路,也开始着手研究,虽然经验尚浅,但借父母留下来的笔记,成功和陈教授组队。
至于那两个男生,胖点的叫贺连桥,瘦的叫彭齐生。
两个人不仅体型相异,性格也截然相反,贺连桥为人粗糙,大大咧咧,彭齐生则一副不经世事的书生模样,遇事畏畏缩缩,犹疑不决,很怕麻烦,稍微碰到点困难就想后退。
陈教授半开玩笑似的叹气,“这两个学生喂,都不是学史的料喂,一个躁的很,不静心哎,一个又怂的很哟,有点困难就往后退哎。”
倒是二人并不介意,大家笑笑就过去了。
有一次,贺连桥嫌车厢闷热,嚷嚷着要脱鞋:“你们说,凭啥手脚都长在人身上,这脚一天走来走去,工作繁重,最热的时候还要闷在鞋子里,喘不过气来,这双手倒好,一天闲在,还凉凉快快,是不是不讲道理?”
大家只是笑他贫嘴,并没有回应,只有彭齐生嫌弃道:“你哎,想脱鞋还那么多废话,我看别脱了吧,这儿有女生呢,而且,车厢不让脱鞋,被乘务员看到,不好的吧……”
孟琬假装不在意,丢下句想出去透透气,就往外走。
贺连桥见她出去,又探头望向过道,“现在没事了,好了好了,我不管了,脱了。”
说完,两脚互搭,摇荡着哼起小曲儿。
彭齐生哽哽咽咽说不出话来,盯着没有乘务员的过道发呆,最终猛一转身,干净利落甩鞋脱袜,再不顾形象。
说实话,彭齐生这个人,确实怂,但他怂得有心机,不像贺连桥,口直心快。
我总觉得,这个彭齐生,是个惹祸的苗子,但只是一瞬间,想法又消失了,说到底,他就是一个怂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