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彭大人似乎厌倦了与长毛作战,只希望能将功赎罪,与洋人一战?”
彭玉麟点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奕?一拍大腿道:“这就难怪了,太后她曾今与本王言道,本朝中兴将靠着几位能臣,曾国藩是一个,李鸿章是一个,胡林翼是一个,还有一个便是你彭玉麟。”
彭玉麟想不到慈禧太后会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奕?轻叹一声道:“太后她一定是想不到就连你这个她极为看好之人都丧失了斗志,是以才会举棋不定吧。”
彭玉麟摇摇头道:“下官临走前一直听太后念道,宁与外人不与家奴这句话,下官想来其实乃是太后心头有巨大的担忧,王爷该当问明太后心中所忧虑之事,而不是在这里听下官瞎猜。”
奕?看了彭玉麟一眼后喃喃道:“是啊,就连彭大人的信念都开始动摇,民心所变在所难免,难道真要宁与外人不与家奴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正说话间,一名大牢侍卫急匆匆进来禀报,只道宫里来了几名太监和侍卫传太后懿旨,要将彭玉麟带去问话。奕?听了之后只得起身道:“彭大人你去吧,看来太后不会查办你了,或许还会继续重用也说不一定。”彭玉麟微微一鄂,站起身来向奕?一礼之后,便跟着侍卫去了。
隔了一天重回乾清宫,春雨也渐渐停了,正值清晨时分,暖阳露出了它温暖的一面,罩在人的身上说不出的舒服。彭玉麟来不及享受这阳光,很快就到了屋内。
依旧是西暖阁的屏风外,彭玉麟跪伏在地上不敢抬头,屏风后杏贞的声音传来,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倦态,“彭玉麟,今日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本宫问你一句,你觉着这大清还有希望么?”
彭玉麟额头冷汗直冒,但还是咬牙道:“太后,罪臣死不足惜,但罪臣也有话不吐不快。”
杏贞嗯了一声道:“你说!”
彭玉麟抬起头来抱拳道:“太后,大清立国两百余年,满汉之分一直未淡,朝廷年年对内用兵,每朝每代都有人起兵反清,如今太平天国大势已成,人心思变,恐再难有转圜余地。朝廷一直视天下汉人百姓如家奴,是问家奴如何能有对国家的真正归属之感?”
杏贞轻叹一声道:“本宫知道你的意思,江南能独撑危局到现在,本宫知道也是靠着曾国藩、胡林翼你们这些汉臣。但假若连你们也没有了与长毛的一战之心,那大清江山才是真的危难了。”
昨日见到彭玉麟之后,杏贞本来还很是高兴,一员能臣干将没有殒命也没有投降太平的确值得高兴,本拟让他继续统兵,可没想到彭玉麟却说出对内战心生厌倦的话来,杏贞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
虽然杏贞也知道彭玉麟在历史上,在太平天国覆灭之后,曾今多次劝曾国藩自立为汉人皇帝,但杏贞相信只要自己操控得当,还是不难扭转彭玉麟等人的心思,毕竟历史上曾国藩等手握大权的汉臣最后还是没有造反。可没想到如今彭玉麟已经心中生变,加上湘军长久以来听宣不听调,太平军攻陷两广、云南等地之时,大批的清廷汉臣投降,杏贞开始意识到这种变化已经是量变达到质变了。
所以杏贞第一次开始觉得心灰意冷,觉得自己多年来的辛苦都白搭了,这才有了杏贞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内不见人的举动。
萧云贵那封密信上的建议毫无价值,局部停火也好,暂时停战也罢,无论如何清廷大员们是不会答应将黄淮上的清军抽调回来增援津塘的,因为萧云贵和杏贞都明白清廷防备汉人就是担心汉人有朝一日会重掌天下,而这个政策始终贯穿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
萧云贵用心极为险恶,他这个建议是在逼迫着清廷和杏贞做出选择,让清廷统治阶级露出最后更加丑陋的嘴脸,宁可放着洋人不打,也不愿意抽调一兵一卒增援津塘。杏贞相信当自己收到密信的时候,萧云贵那边就会有意无意的大肆宣传太平军愿意暂时与清军局部停火的消息,好让清军能专心对抗英法的外侵,等到清廷拒绝太平军的建议之后,太平天国便会大肆宣传,到那个时候天下汉人对清朝最后一点幻想也就会破灭。宁与外人不与家奴这句话的确会让天下人寒心,没有了人心之后,杏贞将无法再支撑下去,这才是萧云贵这厮真正用心险恶的地方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