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第三军在当天下午就收到了集结整备的将令,各部开始收拢人马,休假、探亲的人员也在收到将令后往回赶,整个讲武学堂连同第三军的驻地同时进行了军事管制和戒严。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军政司、府衙都忙碌了起来,各种粮食、弹药、物资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往温州运送。
温州经过数月的治理之后,已经恢复了秩序,西殿在这里的军事占领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护,甚至很多富户士绅们也开始转而支持占领者。相比只会喝富户士绅血肉的清军来说,太平军在温州的做法好得太多了,至少没有强逼他们纳献钱粮,他们的财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不过和清军交往过密,甚至是办过团练对抗太平军的土豪劣绅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这些人被太平军从精神和肉体上完全进行了消除,财产、土地也被充公。
在温州接连开了十多次公审大会,罪大恶极的清军官吏、团练头目、土豪劣绅们被一批批的押上断头台。百姓们拍手称快,开明的士绅们弹冠相庆,幸亏当时自己没有头脑发热跟着清军和太平军作对。西殿正是用这种方式告诉其他地方的土豪劣绅们,和太平军作对会是什么下场。
在清除了地方几股团练势力之后,温州、台州等地变成了和宁波郡一样稳固的后方,温州郡也就及时的成立了。作为太平军对闽作战的前沿郡县,温州、台州汇聚了苏褔省大部分的物资,这些物资都是为前方准备的,这次新编第三军南下也不例外,温州依旧成了第三军的物资储备城市。
上海的第三军还没有出发,温州就已经开始接收属于第三军的物资了,大到宁波郡新近采购到的西洋火炮,小到湖州出产的单兵棉布子弹袋,战争让各地做生意的士绅百姓们都得到了大笔的钱财。
温州也不例外,当地的手工作坊、药商都被太平军的军需官们访问过,温州几家大一点的铁匠作坊成了专门打造太平军所需冷兵器的指定商家,而温州的药商们手上的药材更是被太平军搜罗一空。连带着温州城内原本没有活路的很多百姓都找到了活干,在太平军那里做搬运工和随军民夫,待遇也是非常好的,每月的工钱足够养活一家五口人。
不得不说太平军自从有了参谋部和后勤部之后,的确让将领们身上的担子清了很多,西殿这种大规模的热兵器作战方式也是清军不能抵挡的。但现在出现了问题,热兵器作战的确很犀利,但它对后勤补给要求也很依赖,泉州战役就是因为物资弹药补给跟不上而驻足不前。
虽然李开芳曾今因为台风、雨天而导致物资补给跟不上而说过气话,“第一军的人就是只用弓箭刀枪也能打下泉州!”,这话是没错,但西王知道后在往来的书信中大骂了李开芳一顿,说他不够成熟,太平军新编人马都是用银子喂出来的精兵,用这些精兵去和满清打冷兵器肉搏战,就算得胜,太平军难免不会出现大的伤亡,这显然是极为不划算的。
现在的清军已经不是太平军起兵初期那支腐朽懦弱的绿营兵了,战争让双方都在改变和成熟起来,清军的肉搏能力开始得到提升,虽然新编第一军的太平军士卒们也善于肉搏,而且三三制的小单位刺刀阵绝对是清军的噩梦,但这次他们是要攻打泉州的城墙,居高临下的清军可以用很多种方式给太平军带来伤亡。李开芳现在带的兵不再是当年随便招募的泥腿子兵,他们都是经过系统培训的将士,自然不能做无谓的消耗,他们是经后太平军向列强叫板的最大筹码,这场战争还没到拼命的时候,所以降低减员也是一种任务。
李开芳在想明白之后,他无视泉州城头挑起的“李开芳是缩头乌龟”的骂语,坚决的守在城外,等候支援。太平军参谋部和后勤部的人员都为补给伤透了脑经,福建多山,这个时代的道路又非常的糟糕,加上雨水和台风的阻拦,大批的物资积压在温州、台州等地,甚至连福州都积压了不少物资。
随着问题的出现,参谋部的人员开始重视气候、道路条件对后勤补给的影响,在讲武学堂中也开设了新的气象学科,气象条件和战地交通条件能让参谋部制定出更为精确和详尽的后勤补给计划,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遇上突发问题就束手无策了。战争让军队成长,同时更会带动其他科技的进步,西殿的军队就是在不断的挫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