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七章 战略与战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听了关羽的话,郭斌最先反应过来,将正在拍着大腿的右手猛地扶住椅子,身体前倾,道:“云长的意思是,游击战?”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游击战是郭斌在阳翟保卫战中提出来的骑兵战法,其核心思想便是“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以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所谓“"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

    以毛 泽 东为代表的中国 共 产 党 人,创造性地发展了游击战的理论和原则。这些为人所熟知的历史,便不在此一一赘述了,而郭斌恬不知耻地剽窃先辈的伟大成果为己用的拿来主义精神,还是蛮实用的。

    这种战法,在现代还被广泛运用到了电竞游戏中。某省港澳第一金牌讲师提出的边缘OB战法,便是游击战的变体。所谓边缘OB便是能打则打,不能打则跑,利用超高的机动性,快进快出,一点一点地蚕食敌方,最终达到使敌方崩盘的目的,这便是一种极有灵性的打法。

    此时郭斌手下只有七百骑兵,若想以此兵力覆灭黄巾二十万大军,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只有利用骑兵远超步兵的机动性,并发挥出其装备优势,方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虽然不能对黄巾军造成伤筋动骨的大伤害,用以提振官军的士气却是足够了。

    经过讨论以及一番布置,郭斌决定次日夜里便开始执行策略。

    当日晚上,由郭大五人率领十个军士护送者戏志才、郭嘉、荀彧进入长社城中安置,并向左中郎将皇甫嵩说明情况以及郭斌的一番规划。皇甫嵩对众人很是客气,在读过郭斌手书后,又听了戏志才的一番解说,心中更是感叹莫名。他当初让郭大交给郭斌的回信中,提出了要郭斌择机进入战场。虽然极为隐晦,里面却确实有让他以大局为重,要郭斌“搞个大新闻”的意思在里面,却从未想过郭斌竟能真的以大局为重,要以手下七百骑兵滋扰黄巾贼。

    皇甫嵩不由得心中暗道:“身居庙堂,竟能一切以国事为重,这个郭斌果然不是寻常人物。”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身处庙堂之高,便时时刻刻都要谨言慎行,不能走错半步。郭斌此次能够前来救援长社,皇甫嵩便已经是极感盛情。因为只要郭斌麾下大军迈出阳翟一步,便算是走上了支援长社的路。只要走上这条路,便是在他抵达长社之前,皇甫嵩大军便给黄巾贼歼灭了,那也是行军迟缓,救援不力之罪。事后若皇甫嵩侥幸逃脱性命,那还好说,若是没有人背锅了,郭斌便成了背锅之人,那他的的罪名便大了。

    而若他以大军修整之名不出阳翟城半步,那即便是皇甫嵩带着四万大军被黄巾贼全歼了,也半点罪名沾不到郭斌身上。因为郭斌本便不是长社守将,更是刚刚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硬仗,部队稍稍休整一下也属正常。再加上如今黄巾四起,社稷危急,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只要郭斌不与长社之战扯上半点关系,便不会有任何的风险。

    况且,黄巾贼寇二十万大军对战官军四万人,近二十五万人的大军团作战,便是决战也不可能是一天两天能打完的。郭斌若是稍微圆滑一点儿,待得到官军大胜的消息后,再星夜赶来抢功劳,以阳翟与长社的距离,也是毫无问题的。这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官员,最“标准”的做法了。

    可是郭斌自得到天子诏令,二话没说,便派人前来联络皇甫嵩大军。待得到皇甫嵩的书信后,便马不停蹄地赶来长社外围。皇甫嵩并未交给郭斌明确的命令,而是让他借着骑兵的机动性择机进入战场,这一是对郭斌的尊重,是对他战术素养的信任;二是知道郭斌此来全是骑兵,若是让他进了长社城,便丧失了骑兵的机动性,其威慑力和杀伤力无疑会削弱很多。

    皇甫嵩虽看重郭斌这个人,对于新近成军的这七百骑兵却并未抱有太大的希望。对于这七百骑兵的由来,身为左中郎将的皇甫嵩自然是有所耳闻的。他知道这是一只年轻的部队,而且并未经历过什么大战。

    若是郭斌所率领的是当年追随光武皇帝打江山的那支越骑营,皇甫嵩相信可能会有奇迹发生,可对于这些新兵,他着实不敢抱有太大的期望。所幸骑兵机动能力极强,以郭斌之才,便是不能大获全胜,保证自身的安全应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