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五章 准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郭斌通过袁绍了解了这一番始末,方对张成印象大改。他亦是当初吃了张让的暗亏,差点遭到士人阶层的唾弃,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方对太监存有很深的戒心,此前对张成横眉怒目亦是戒心使然。

    于是,郭斌将被服厂中的熟练工连夜制好的小号军服与牛皮做的崭新靴子交给张成,让他去服侍刘辨更换衣服。

    要说郭斌自从知道刘辨也来了阳翟,就盯上了他。为什么?商机啊!

    人类自从直立行走就有一个习惯,那便是模仿。这也是人类学习能力的体现:通过模仿,小孩子学会了说话、走路;通过模仿,人们才能学会木工、瓦工等新的技能。那么模仿什么人呢?自然是身份地位更高,能力更强的人了。

    原始部落中,见到勇士拿了个虎皮裙穿上,男人们便努力打猎,即便没有虎皮,拿个猪皮总可以吧?后世明星或者网红用个什么化妆品,穿个什么衣服,粉丝们就上网搜某某明星同款。即便是笔者,亦在电脑旁堂而皇之地摆了个大司马同款的搪瓷杯子,这就很有灵性。

    再说这个时代,天子刘宏之所以能在京中大开博览会,并将其中的好产品冠以皇家专用的名头,不就是利用群众跟风模仿的心理吗?当初有人进贡了刘宏几匹驴子,刘宏很是高兴,便喜欢上了在宫城内骑驴乱跑。于是京城内外烟尘滚滚,尽是骑驴的权贵,一时间洛阳驴贵。

    郭斌便想着利用刘辨小孩子爱穿新衣服的特点,给他连夜制作了一套更精致的军服,只是没有领章与肩章罢了。而鞋子则用了上好的牛皮做鞋帮,并用猪油将其打磨的锃光瓦亮,鞋底依旧是千层底,因此既舒适又好看。

    于是,当刘辨换上一套新军装出来时,当真是惊掉了一地的下巴。

    刘辨继承了老刘家的好相貌,皮肤白嫩,高鼻梁,大额头,眉毛齐整,眉角略微上翘,一双大眼中透着聪明与和善。身高已近一米三,在此时的同龄人中算是高个子,只是身材略显瘦削。

    他自小养在道观之中,性情柔和,与人为善,因此面相上就略显柔和而威严稍缺。此时穿上新式军装,因为有垫肩,原本略显瘦削的身材便愈发匀称起来,人也带了一股子英气。配上锃明瓦亮的牛皮靴子,走起路来踏地有声,益发显得成熟稳重许多。

    看了众人反应,刘辨对这一身军装愈加喜爱,对郭斌道:“多谢亭侯赠衣。”

    郭斌道:“若大皇子喜欢,我再命人为大皇子多做几套,待大皇子回京时,一同带回去。”

    看到兴奋异常的刘辨,郭斌心中窃喜不已:“在京中也开个成衣铺子,专卖阳翟的军装,想必能大赚一笔了。刘辨这一身衣服一穿,无异于卖家秀了。”

    刘辨换装完毕,郭斌便带着他往城西去了,随行的除了郭斌和袁绍,还有戏志才、郭嘉、赵云、关羽、张成,以及郭大五人和随行的十个护卫。至于徐庶,现在郭斌的手下众人中数他最忙,他带着十几个学生,不但要调度人手,还要从各处调运物资粮草,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可是他仿佛亦乐在其中,从未叫苦叫累。

    其实有了郭斌、赵云、关羽三人相随,任天下哪里也去得,只是小心不为过,更何况刘辨身份贵重,分毫不容有失。

    昨日探子来报,那些去伏击袁绍的太平道并未返回阳翟城外的庄子,至于是退走了,还是隐伏一侧寻找机会,那便无从得知了。

    郭斌带着刘辨来到了原来的阳翟城西门处,因为新城墙已基本竣工,新的城门亦投入使用,此处变成了内城门。故这处老城门白天便是完全打开的。而为了便于管理,亦为了维持秩序,保护安全,便只在夜间打开。

    一群“衣冠楚楚”的“官老爷”前来亦未引得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的众人慌乱,只是有人认出领头的郭斌时,周围呼啦一声便围过来一大群拿着工具,穿着粗布棉衣的老百姓,差点将张成吓得魂飞魄散:“这难道都是乱民不成?”

    却见这些“乱民”也不闹事,只围着郭斌兴奋异常地说话,竟丝毫不见面临一县长官的紧张与不适。而郭斌则亲切地叫着某个认识的后生的名字,哈哈大笑着和众人攀谈,丝毫不见紧张。而那被叫上名字的人则满脸地兴奋与激动,亦哈哈大笑着高声应和着。

    戏志才与郭嘉众人则是一脸淡然,只眼中的骄傲丝毫掩饰不住,显然这种情况不是初次发生。

    太祖制军装,售卖于京师,自此阳翟成衣行销天下。

    --《太祖本纪》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