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章 推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太平道的耳目?”

    袁绍惊道:“什么?潜阳是说,太平道此次伏击大皇子一事,是张让吩咐他们干的?”

    郭斌道:“张让不过是个宦官,如何能使唤得动太平道出动这么多人高手,这么大的阵势来对付大皇子?况且,即便大皇子被杀了,他又能有什么好处呢?”

    袁绍道:“若是能结好二皇子,天子百年之后,便能...”

    说到这里,连袁绍自己都不信了。即便是未来大皇子登基,也是需要宦官的啊。既然张让能辅佐天子刘宏,如何便不能继续辅佐刘辨?张让不仅对何皇后有恩,而且他张让的儿媳妇就是何家的女儿啊!凭借如此亲密的关系,未来刘辨登基,不宠信他张让宠信谁?他又何必非要冒着族诛的风险,勾结太平道,谋害大皇子呢?

    郭斌见袁绍的表情,知道他亦想到了其中的不妥,便开口道:“若张让是被胁迫呢?”

    袁绍忙道:“哦?潜阳是指,被谁胁迫?太平道么?”

    郭斌学着电视里谋士们的样子,骚包地摇头晃脑道:“非也,非也。”见袁绍没有理他,也不尴尬,继续道:“本初兄可还记得当日在徐奉府邸,马元义对徐奉说的话?”

    袁绍道:“可是他们要造反的话?为兄亦多次与国舅爷提过此事,只是国舅爷似乎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郭斌道:“正是此事。太平道举事在即,又何必多次一举刺杀大皇子呢?此事不论成败,必会引来朝廷追查,到时太平道举事一事提前泄露,他们绝对是得不偿失!再说,大皇子年方十岁,又非独子,又尚未封爵。即便刺杀成功,亦难以引起太大的风波。”袁绍不自觉的点点头,道:“那么,依潜阳之意,张让是受了谁的胁迫呢?”

    郭斌道:“本初兄想想,若是大皇子不幸身亡,那么谁会是储君人选?”

    袁绍道:“自然是二皇子协。二皇子生而丧母,天子对他亦颇多愧疚。兼且他天资聪颖,又自小在永乐宫长大,由董太后悉心抚养,年纪虽小,却举止端庄,据说深有人君之相。只是二皇子年岁尚小,今年亦不过三岁,又怎会。。。”

    实际上,刘协此时不过两周岁,只是古人常以虚岁来计算年龄,因此袁绍才说,是三岁。

    说到这里,袁绍又一次震惊坐起,张口结舌道:“难道,难道,依潜阳的意思,胁迫张让的不是太平道,而是,而是...”

    郭斌也站起身,道:“不错,小弟指的,就是董太后。”

    袁绍心中震惊,却也不得不赞同,就目前的情报来看,郭斌这个推测是最接近事实的。因为董家要维持外戚的地位,要继续形成对朝局的巨大影响力,天生的便与新的外戚处于敌对状态。刘辨若是个没有外家扶持的皇子,董太后自然愿意摆出慈祥的样子,抚养刘辨,然后顺理成章地继续他们一手遮天的日子。

    可是刘辨的母亲何皇后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她不仅通过贿赂十常侍登上皇后宝座,还毒杀了刘协之母王美人,更是哄得天子刘宏将何进封为河南尹。这个河南尹就像是清代的直隶总督,乃是天下督抚之首,比现代的北京市长权位要大得多了。

    因此,有强有力外家支持的刘辨,便被董太后排除在外了。甚至劝说天子,将其养在道观,以免沾染了其母何皇后的戾气。其实,这何尝不是让天子疏远大皇子刘辨而施的手段呢?

    而董太后借着天子刘宏对刘协生而丧母的怜惜与歉疚,将他养在永乐宫中,以期有朝一日,他得登大宝。那么刘协一直以来倚为外家的董家,便又成了最得势的外戚。端得是好算计!

    日前,郭斌进京时,对天子刘宏所说重嫡庶之别的一番话,固然是得到了士人阶层的支持,却也毫无疑问地得罪了盼着刘协登基的董太后一派。

    而天子刘宏事后让刘辨进东宫就读,基本确立了刘辨的储君地位,就成了事情的导火线。

    于是,董太后要除掉刘辨,以达到釜底抽薪的目的,也便解释得通了。盖因若刘辨死了,得利最大的便是董家了。

    至于陷害郭斌,只是捎带手的罢了,一个小小的亭侯,还看不在他们眼中。

    想必董太后手中有张让的把柄,方能指挥得动他提议让刘辨到阳翟“观察世情”,并让江湖人士刺杀刘辨。如此,若是大事成功,便是大吉大利,天天吃鸡;若是失败了,也无论如何牵扯不到董家的头上。

    这狗血的剧情,在后世看惯了宫斗电视剧的郭斌看来,自然是闻一知十,毫无新意;于不过二十岁出头的袁绍来说,却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不错,历朝历代,涉及到皇位传承的问题,都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大事,却也称得上是“惊天动地”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