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村的村长名叫姜公铭,如今已经70多岁了,整个家族的人口在村子里并不算多,因为姜氏一族不知道因为什么,即便结婚很晚,却很少有30岁之前生孩子的。
这也就是老村长到了70多岁才有了第一个小孙子的原因。
按道理来说,有了小孙子的姜公铭应该开心得很,但事实并不如此。
小孙子取名姜羽生,出生的时候就没哭过。
困了不哭,醒了不哭,饿了不哭,渴了不哭,冷了不哭,热了不哭,平时不哭,病了也不哭。
即便是被村头的大黄狗咬了,也没见他哭一声。
所有人都以为老村长的小孙子是一个哑巴,因为没人听到他说过任何一句话,老村长却不相信,因为老村长在姜羽生五六个月的时候就听过姜羽生自言自语说过什么。
村里闲言碎语却一直不断,老村长德高望重,村里的人们总不能当着面说什么,只能背地里感叹老村长一家倒霉,仿似被诅咒了一般,从多少辈之前就是如此,一辈子只生一个孩子,生完就死大人,活下来的不多。
就像那时候的老村长,也像现在的姜羽生。
姜羽生一出生,母亲难产就死了,父亲在姜羽生七八个月的时候也从山崖摔落断送了性命,找到的时候只剩下被野兽啃剩下的骨头。
姜羽生被村里其他人叫做小哑巴,因为姜羽生的寡默,而且也不和同龄的小孩一起玩,似乎对任何事不感兴趣一般。
除了吃。
七岁的时候,同龄的小孩一顿饭吃一个馒头,姜羽生就能吃八个。
老村长已经将近八十岁了,身体越来越不好,眼看着活不了几年了,心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姜羽生。
吃完了几个馒头,姜羽生摸摸自己的肚子,看着姜公铭,眼睛里依旧冒着对食物的渴望。
老村长叹了口气,继而摇摇头,说:“没了,啥也没了,就这点东西了。”
姜羽生听见老村长肚子传来一声“咕咕”声响,拿起自己无聊时候做的弹弓就出了门。
再回来的时候就提了两只野鸡,打开柴门,老村长拿着个旱烟袋坐在院子里,瞅了瞅姜羽生,说:“锅里有热水,先烫一下,然后拔毛,清理一下内脏,直接放到锅里煮就好,家里半年没油了,煮熟了撒上点盐巴。”
姜羽生也不说话,一一照做。
爷孙俩总算吃饱了饭,姜公铭摆摆手将姜羽生喊到炉子边烤火,问:“我活不了几年了,你已然七岁,你非普通孩童,一出生我便看出来了。”
姜羽生有些发愣,抬眼看了看老村长,低头继续用木棍扒拉木炭。
姜公铭继续说,又似乎在自言自语:“我反正也快死了,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曾经我也算是个闯荡之人,仗着自己年轻力壮,也学过一些武艺,到处走南闯北,但啥名堂也没闯出来,却拜了个师傅,从此在相人之术上还有些造诣,你打出生起我就看不透,于是也不参与你的成长,你并非属于这里,但好歹是我孙子,能与我说说就说说,也算是了却我此生剩下为数不多几年的一个心愿。”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