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节便是后世的中秋节。
对于中秋的起源说法很多,有认为是春秋时期,诸王祭月拜月,后来贵族官吏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于是中秋节因此形成。
另一个起源则与农业有关。自商朝始,人们就会在秋天的满月之时庆祝丰收。按照古代的历法,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次月名为“仲秋”。
说法虽多,但民间对于中秋的传说大抵只有一种,便是嫦娥与吴刚的悲戚爱情故事,也就是《嫦娥奔月》。
自周朝开始,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在玄学盛行、生民困苦,但情如铁石的魏晋南北朝,民间便开始有了中秋赏月,饮酒幽会,私定终身的习俗。
即便连年兵灾百姓多艰,再衣食无着的家庭也会想办法置办一些吃食来拜月祭奠一下这个节日。如今前方战事正酣,但并不能阻止人们对于这个特殊节日的庆祝。
夜幕初临,一些家境还算不错的人家纷纷携家带口,游览附近城郊山水。大多数贫寒人家则简单的多,随便用粟米舂点米糕,倒上一碗酪汁便算过节了。
快至关闭城门的时刻,仍旧有不少人从城郊返回,准备回家拜月用享。
安阳县距离邺城不足百里,人口只在万户上下,守军堪堪八百人,还有两百县卒,共千人规模。
酉时中。
钟荣听完从军中特意调来的斥候校尉赵三狗的汇报,决定立即率领麾下骑军趁城门未关之际奔袭安阳。
出了密林,距离安阳城已不足十里,骑兵快马疾驰,旦夕可至。
太平站在钟荣的肩膀上,察觉到主人体里积蓄已久的滔天战意,它鸣啸一声双腿离开脚下的虎头肩甲,率先朝前方掠去。
接过士兵递过来的精钢斩马刀,钟荣翻身上马,长刀直指安阳县城。
“兄弟们,林中睡觉着实不爽。”
“随本将进取安阳,今夜恰逢仲秋,吾等当在县衙里过此佳节,好酒好肉饱餐一顿!”
“必要大吃一顿,俺们中午可是没吃饱呢!”一名匈奴大胡子校尉大笑着亦翻身上马。
见士气可用,钟荣当即下令:“全军上马,夺取安阳!”
雪鹰在天际扑腾着翅膀,从高空俯瞰,五千余骑如大江溃堤,猛然朝安阳县城席卷而去。
距离飞速拉近,两刻之后,骑军已至安阳城外,面对突如其来的秦军,城外过节赏秋的民众顿时惊慌起来,向着城内城外四散奔走,嚷成一片。
刁熊率一部匈奴骑兵为先锋,如离弦之箭直扑城门。
城门县卒察觉到了大地的颤抖以及瞬间便已逼近城前的骑兵,但门前慌张失措的百姓拼命的向城内躲避,根本就难以上城门。
门官急的跳脚,怒而对手下咆哮道:“再从城门入内者,杀无赦!”
震天的锣声在门前敲响,情势危急,燕国县卒在门官的命令下开始对城门处的百姓展开了无差别攻击。
战马的蹄声便如催命的音符,刁熊面寒如水直接纵马驰进城门,县卒上前想要阻拦被他当场撞飞一人,手中长刀猛斩,还想指挥手下关门的官吏被他削去半个头颅连带着另外两人也被当场格杀。
瞬间杀死四人,县卒见来人环眼圆瞪就如杀神一般,顿时吓的双腿打颤,哪里还敢上前阻拦。
身后的匈奴骑兵亦随刁熊奔入城内,对附近欲加阻拦的县卒展开了疯狂杀戮。
城内守军在县尉的带领下,盔歪甲斜的蜂拥而来,想要阻挡刁熊所率的五百匈奴前锋。
后方,钟荣率军亦驰入城门。
“燕国前方大军已败,投降者免死!”无数骑兵冲杀之时还不忘在嘴里高声大喊着钟荣教给他们的话。
燕国举国之兵皆在前方,守军听闻大军兵败气势顿时泄去大半,无数人不再向前,环顾左右纷纷迟疑起来。
县尉见身后士兵如此,愤怒异常扬起手里的刀,手舞足蹈连连呼喊。
“他们放屁,快上前杀敌。”
“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