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河滩有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家祖上还算有点本事,前清时在西安民居巷开当铺营生,虽算得上是家百年老号,但因为底本不厚,世道又不古,一般就只做老主顾的生意,很少接生人的活。

    当时太爷年过六十,因为大爷公和二爷公都在外头漂泊,就把铺**给爷爷管。

    爷爷是喝洋墨水长大的,虽没有兄长那般精明,也算是个利索人,日常生计的倒也没败下。

    夏天的一个傍晚,火烧云通透地红,天气出奇地热,爷爷准备打烊收摊,结果大爷公和二爷公却不期而至。

    爷爷开始还觉得奇怪,这不过年不过节的,俩人怎么舍得回家来。可他往门外一瞅,发现还站着一中年汉子,戴着顶破毡帽,样子很是拘谨,像是从乡下来的。

    大爷让那人进屋,又四下瞅了瞅,这才把挡板给落下来,小心锁上门。

    “老三,阿爹在后堂还是城西老宅?”

    听大哥的意思,他是要见老爹,爷爷感觉到了一丝异样的气氛,就说:“在后堂,今儿来查账,估计早睡了。”

    二爷公却不慌不忙地说:“三儿,就跟爹说,今天灶王爷要上祭,算是个喜庆日子,叫他过来一起热闹。”

    爷爷一愣,这祭拜灶王还差半年哩,二哥怎么说起胡话了,但他又不好多问,就转身进了里堂。

    太爷这些年当了太岁,除了查一下帐,几乎不问世事。

    谁知爷爷的话一出口,堂屋木门就被打开了,老太爷的神色十分反常,叮嘱爷爷在门外守着,便踱步而出。

    爷爷很知趣,知道自己不能掺和,就留在门外听风。可人都有个好奇心,他从没见过太爷这幅模样,就留了个心眼,趴在门缝口偷听起来,愣是没给他吓破胆。

    原来太爷明面上是正当商人,背地里却是地龙条子,专干下地摸宝的勾当,在盗墓江湖上都是绝顶高手,只要他们出马,没有拆不了的玉皇庙。

    这“灶王爷要上祭”是下地的暗语,后半句是“开箱纳财”,就是说碰到千年难遇的宝鼎格子了。

    两位哥哥常年在外,其实那都是去探路子,哪儿古墓多就往哪儿跑,大多时装扮成算命先生或货郎,这两种身份跟人打交道,一准儿能掏出细作来。

    今年大爷公见天气反常,久违逢雨,知道要闹旱灾,各地肯定又要多打水窖,这陕西地下古墓最多,随便一铲子下去,那都可能给挖出一座唐朝墓葬。

    所以他装扮成算命先生,开始在陕山交界一带游荡,没曾想这一趟走地龙,还真让他撞见了宝。

    那中年汉子叫甘大宝,是黄河滩的渔户,靠养老鳖为生。

    今年陕西大旱,黄河水位急剧下降,近岸处都成了黄泥滩涂,正适合养老鳖。他单挑一处深山老林,周围没有人烟,不用担心老鳖被偷,就在河滩围上篱笆,把王八全赶了进去。

    可自打那以后,这老鳖总是莫名其妙地在减少,就跟老丈人轮流守夜,但一点用没有,那老鳖就像神仙似的,说没就没,连个王八壳子都寻摸不见。

    那时的人都很迷信,他以为来这黄河滩上养鳖,触怒了老龙王,老鳖都让河神给吃了,就从镇上请了个独眼先生来化难。

    要说那独眼先生还算厚道,并没有纸钱道符糊弄人,而是在河滩上转悠了一圈,这才告诉甘大宝,说鱼鳖都是龙王子孙,如今天下大旱,你替它养子孙算是功劳一件,根本不是龙王发怒的问题,老鳖之所以会失踪,是你围圈的水坑闹的,上面是黄泥,下面是河沙,容易形成地漏,老鳖可能是顺着地口跑了。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