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天下官学,赵恒就觉得李贤此言有些言过其实了。
到是“盐田”这个新鲜词,是赵恒第一次听说,他出言问道:
“你获得的晾晒海盐的书籍叫什么?”
李贤面色不变:“书籍名叫《化学与工艺》,不瞒官家,李贤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书籍,看过之后,一时惊为天人。
可惜的是,在数年前,家中仆从将之当做废纸,给拿去引火了!”
赵恒皱眉苦思了一会,想尽平生看的那些书册,也没见过有这么奇怪的名字,他打算等有时间了,问问翰林院的那群人。
“你说还有第二个慢赚钱的法子,说来给朕听听!”
“第二策,是为海贸!
我大宋富饶,物产丰富,不说丝绸、瓷器是西域诸国的畅销品,其他产物亦如此。
而这些产物同样能销售到海外之国,那些广阔的地区。
李贤认为官家可以下令,在前人的基础上,使人形成专门的商队,下南洋,走西洋,形成长久有效的海洋贸易航线,打通海上丝绸茶叶瓷器之路。
要不了几年,海外之国丰富的黄金钱财,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入大宋,涌入官家的内库之内。”
“此事不失为一个法子!”
海贸之事,到是让赵恒上心,此法也可以试一试。
他早就听人说一些商贾走南洋赚了不少钱,但就算通过海贸增加内库的收入,用以补贴大宋官学,也不能用自己的名义去赚钱,那可是真正与民争利。
赵恒的目光越过案几,望向李贤那张青涩的脸,但转瞬摇了摇头,这小贼年纪还是太小了!
“你可有人为朕推荐?”
问询李贤,只是赵恒下意识的行为,原本没想李贤会说出合适的人选,但李贤随后说的人名,却让赵大官家大为满意。
“李贤认为广陵郡王可以帮助官家管理海贸,乃至盐场之事!”李贤不卑不亢,做这事的人,必须让皇帝信得过,他率先想到的就是赵大金主。
这么长时间来,李贤为了赵元俨向皇帝告他的密还有些耿耿于怀,上次来李家送的礼物,只是小小弥补了他受伤的心灵,今次全当是“还礼”了!
“元俨?不失为个好人选。朕记得元俨和你相熟,此事就交由你和元俨去办吧!”赵恒不容置疑道。
呃……怎么还把自己给卖了!
李贤抬头看了眼赵大官家,不情不愿道:“李贤……遵命!”
“还有什么事?是不是想像你爹一样劝进朕,勿要行劳民伤财之举,往泰山封禅,兴建宫阙?”
有了解决兴建并扩充官学所需的经费方案,赵恒心情自然好了起来,看着李贤似笑非笑道。
李贤算是明白了,赵大官家的气量不算大,只怕平日说他这个皇帝坏话的人,都有专门的小本本记录。
常言道,父债子还。老爹的事赵大官家同样记在头上,以此来敲打他。
这就让他有些忧伤了,唉,做臣子难,做儿子更难。
他躬身一礼:“李贤不敢,不过确实还有事,想向官家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