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奴家在小官人心中是……是甚么呢?”

    “是小的姐姐……”仿佛怕宋玉姐会错意一样,顺娘又补充道,“小的家中只有一个过世的兄长,并无姐姐,故而……”

    宋玉姐咯咯娇笑两声,压低声问顺娘,“喜二郎,你真是这样想的么?你可别哄奴家……”

    她问这话,含娇带俏的,而且还故意往站在柜台旁边的顺娘这边凑过来些,一股浓浓的包含着宋玉姐的体香的脂粉味儿朝着顺娘扑面而来,直钻进顺娘的鼻中……

    顺娘嗅到这股子香味儿,竟然觉得说不出的舒服。同样都是脂粉味儿,她就不喜欢昨晚那个进来陪酒的刘香儿身上的,就喜欢宋玉姐身上的,这也是很奇怪的事情。

    心又跳得快了些,顺娘垂眸下去,嘴|巴动了动,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分明宋玉姐的话里有所指,她也不傻,当然听得出来,自己当然不是把宋玉姐真当成姐姐的,可是呢,在顺娘心里,又觉得宋玉姐像姐姐那样亲切。

    看到顺娘又露出腼腆的样子来,宋玉姐非常满意,她就喜欢这个喜二郎实诚,不油腔滑调的,而且在跟喜二郎调笑说话的过程之中,宋玉姐发现自己真得有点儿喜欢上他了。

    “好了,好了,姐姐不逗你了,且放过你这一回。”宋玉姐见到顺娘嘴笨,说不出来话的样子,莫名心软了,拿手中的水红帕子一扫顺娘的脸,娇笑道。

    顺娘给她扫得心颤,脸一下子就发烫起来,更觉得窘迫了。

    正不晓得如何下台的时候,后厨的伙计来拿顺娘今日送来的鱼,那伙计看了顺娘鱼篓里的鱼说顺娘送来的好大鱼正合适拿来做鱼生。顺娘忙借着他的话说这鱼是今早才钓上来的,新鲜着呢。

    伙计拿了鱼下去,宋玉姐让人给顺娘端了一碗冰雪甘草汤来给她喝,并且数了六百文钱给顺娘。

    顺娘死活只要五百文,不然以后她再也不好意思来宋玉姐的店里了。

    “你呀……好吧,既是你如此坚持,那姐姐也不难为你了。”宋玉姐用无奈的语气说道,然而她心里却是颇为欢喜的,一百文钱对她这个拥有一家大酒楼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可对于眼前这个砍柴卖鱼为生的喜二郎来说就是不算少的钱了。他死活不肯多要,必定是觉得自己已经很优待他了,这说明他知恩图报,不贪小便宜。这样的人,不枉自己对他青眼有加。

    顺娘哪知道宋玉姐一眨眼功夫,已经想了那么多呢,她只是快活地把那一碗冰雪甘草汤给喝了,觉得大大地解了渴。

    收起宋玉姐给的五百文钱,顺娘向宋玉姐道了谢,刚想顺嘴问一问宋玉姐的店里有没有卖用豆芽做的菜,店门口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大声喊她,不用转头去看是谁,顺娘也知道这是石头。

    石头在喊了顺娘后,跟个猴子一样地蹿进来了,然后进来先是装出正经样子来向宋玉姐躬身问了好,这才踮起脚一拍顺娘的肩膀说:“喜二哥,又进城来卖柴卖鱼呢?”

    这话不是明知故问吗,顺娘怕石头在宋玉姐跟前乱说话,宋玉姐多精明的人,要是听出来什么,以后大家见面难免尴尬。所以,她顾不上再问宋玉姐关于豆芽的事情,而是忙拿了自己担柴的木棒,提了鱼篓,向宋玉姐告辞,接着拉着石头往外走。

    宋玉姐让顺娘慢走,改天再来。

    顺娘大声答应了,拉着石头快步走出宋家正店,走出去好远才松开了石头。

    石头真跟顺娘肚子里的蛔虫一样,顺娘松了他的手后,他才嬉皮笑脸地问顺娘:“宋玉姐没叫你去楼上么?这一回生,二回熟的,你是不是怕我晓得什么,才把我从宋玉姐的酒店里面拉出来了啊?”

    顺娘抬手在他头上拍了一下子,咬着后槽牙说:“你个小兔崽子,少胡说!宋玉姐是个好人,不像你说得那样腌臜。”

    石头被顺娘拍得歪了下身子,差点儿摔倒,不由得抱怨顺娘的力气越来越大了,这要是给自己一拳,自己吃不消。

    顺娘道:“你晓得我膂力大,就别胡说,不然,哼!”

    她朝着石头扬起了拳头。

    石头搓一搓鼻子,小声说自己不敢胡说,并且说顺娘是个傻瓜,那个宋玉姐是个奇货可居的女人,这汴梁城里的男人可不少打她的主意。若是能娶她,那可是财色双收。

    他凑近一些顺娘,又建议顺娘打蛇顺杆上,既是那宋玉姐有心兜揽顺娘,顺娘也大着胆子试一试,要是真能赢得美人心,那以后成了宋玉姐的官人,顺娘还砍什么柴卖什么鱼,靠着宋玉姐,一辈子可以吃穿不愁了……

    顺娘还没听完,就又给了石头的头上一巴掌,说自己不是那种靠女人养活的闲汉,这种主意自己从来没打过,她叫石头以后都别说这些了,否则自己不认他这个小兄弟。

    石头嘟囔:“喜二哥,你还真是傻,那宋玉姐真看上你了,你还不信……这近道儿不走,你非得去绕……等着吧,宋玉姐哪天跟别的男子在一起了,你想后悔也来不及……”

    顺娘朝他举起了拳头,作势要打下去,石头缩脖子不敢说了。

    此时已经到晌午时分,到了该吃饭的时候,顺娘花了十文钱买了三个炊饼,扔了一个给石头,两人在街上边走边吃。

    刚才没问成宋玉姐关于豆芽的事情,顺娘这会儿就问石头,因为石头从小在汴梁城里长大,走街串巷的,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石头听顺娘说是用豆子发出来的菜,想了想才告诉顺娘那叫种生,也有人用黄豆发出来卖的。

    原来在这个时代豆芽叫种生,怪不得她说豆芽,老娘和嫂子都没听过呢。

    顺娘问他为何自己平常没看到菜摊子上卖,石头说那个种生是在街边搭起来的棚子里卖的,街道上尘土多,种生沾了土,又叫日头一晒很难看,就会没人买。

    原来是早就有人发豆芽来卖了,于是顺娘问石头,绿豆发的种生有卖么?

    石头摇头说这个不清楚,他只知道那些种生是用黄豆,黑豆发的,绿豆倒没有看见过。

    顺娘便叫石头带自己去卖种生的地方看一看。

    她知道在镇子西头有一家杨柳镇最大的方家米面铺,所以,从家里跑出来之后就兴冲冲地直接快步往方家米面铺去,到了方家米面铺的时候,米面铺的伙计正在上灯,屋子里点上油灯,屋外摆上类似于现代的灯箱,灯箱上是方家米面几个字,当然灯箱里面用于照明的是油灯或者蜡烛。

    见到顺娘来,曾经接待过她的一个店伙计就迎上来殷勤问她可是要买米买面。

    顺娘说自己想看一看店里面都有些什么豆子卖。

    店伙计就带她进去看,在店内摆放的一大排陶制大罐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豆子,黄豆、蚕豆、豌豆、赤豆、绿豆……

    看到绿豆那一刻,顺娘惊喜起来,立即问伙计这个绿豆怎么卖的。

    店伙计告诉顺娘,这个绿豆是最近几年才从天竺那边传过来的,种的人还不多,而且这个豆子多半是用来磨粉做糕饼。

    顺娘点了点头,问店伙计这个绿豆多少钱,伙计告诉她最少也需要十五文一斤,这可比此时的米价贵三倍不止。她又指一指黄豆怎么卖的,店伙计告诉她,黄豆三斤半十文,算下来就是三文多一斤,而米价要比黄豆的价格贵上差不多一文。

    这个比率,跟穿前的顺娘所处的时代的米价和豆子的价格比率相差无几,所以,顺娘判断方家米面铺的店伙计告诉她的是良心价格,并没有坐地起价。

    于是顺娘指了黄豆和绿豆,要他各样给自己称上一斤,而且,她还问店伙计,如果要得多,他能否给自己少算些钱。

    店伙计道:“这是自然,若是每样要上五十斤以上,按鄙店的规矩能比零卖给您的少上两成的价。”

    顺娘道好,从腰间的钱袋里面摸出了十八文钱递给伙计,伙计接了钱,给她称了今年新出的黄豆和绿豆各一斤,因她爽利,没有拿十七文就叫伙计各称上一斤,所以店伙计在给她称绿豆的时候就给她称了一斤一两,这样算起来还是顺娘稍占便宜。

    这就是宋人做买卖的时候普通店家和客人之间的进退之道,其实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你敬我一尺我便敬你一丈。会做买卖的店家都会跟店伙计讲这个,不要贪图蝇头小利得罪客人,你稍微大方些,那么客人下次还会来你店里买东西,如果他来十次,绝对会比你第一次就克扣斤两赚的钱更多。而且开店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店有口碑,有了口碑,才会有回头客,才会客似云来。在古代,口碑不是靠打电视广告拥有的,而是口口相传。并且,古代的百姓流动远没有现在这么大,往往来一家店里买东西的人,都是在此地住了几代的人,所以,完全不可想象,一家店铺若是没有口碑,能够把店开久,能够赚到钱。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