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穿越千年还是没改掉。

    心中暗叹了口气,她将院门拉开了,对着谢二娘和煦道:“我去,我去还不成吗?你等我,我去把屋门锁了就来。”

    有这样的好事情,刘氏和齐氏当然心动,然而刘氏依然是追着问,顺娘是怎么晓得做这个买卖的,毕竟她们从来不晓得有这样的菜蔬可以卖。顺娘就说是在汴梁城里看到的,杨柳镇这里还没时兴起来,总之先试一试再说,若是能行的话,老娘和嫂子在家里就能做起来,她拿了生发出来的豆芽去卖就是。如此一来,即便不钓鱼也有钱赚,只是要辛苦老娘和嫂子了。

    刘氏和齐氏都说能在家里就有钱赚,哪里谈得上辛苦,她们对于生发豆芽很感兴趣,要顺娘教她们怎么做。

    顺娘说好,于是三人一起去了厨房,齐氏按照顺娘的要求烧了一锅温水,顺娘找出来两个大瓷碗,把半斤黄豆和绿豆倒进去……

    刘氏和齐氏全程盯着顺娘,一边看她怎么做一边打听这个豆芽要怎么才能生出来,顺娘说,她会一步一步做给她们看,等到自己做一遍,然后她们就会了。

    次日是顺娘要进城卖柴的日子,顺娘在睡下之前想了想,又拌了些鱼食和饵料,她打算在明早寅时(3点)起床,然后去河边下窝子钓明早卯时之后的那个时间段的鱼,这是河里的鱼的一个摄食高峰期。她想,那个赵三郎光看到自己在下午去钓鱼,还不知道其实还可以晨钓吧?特别是夏天,河里的鱼在早上6点到8点这个时间段,是比较好钓的,今天下午被赵三郎搞破坏没钓到鱼让她始终不甘心。

    刘氏看到她在拌鱼食,就问她是不是明日还要去钓鱼,顺娘对老娘说,她明天早晨寅时出门打算钓几条鱼,然后砍一担柴,再进城去。只是她怕睡熟了,所以让刘氏喊她。

    “好,你睡吧,为娘到时候喊你。”刘氏答应了,让她赶紧睡。

    次日寅时左右,刘氏果然喊醒了顺娘,顺娘翻身起来,把昨天晚上准备好的东西都带上出了门儿。

    此时正是天色最黑的时候,顺娘出了家门儿,心里还有点儿害怕,毕竟她穿来之后还没有在晚上出过门儿。好歹她手上有斧子还有挑柴的木棒,真要碰上什么坏人也不至于毫无办法。

    但她到了河边儿,也没瞧见一个人影儿,反而是遇到了不少野狗,她拿手里的木棒一挥,那些狗都不敢近身,叫几声就落荒而逃了。凭着对河边下窝子的地方的记忆,顺娘借着天幕上的下弦月,摸黑走到了她曾经下过窝子钓鱼的地方,摸出一截子蜡烛,打燃火石,用火绒引燃了点燃蜡烛,放到脚下一个防风的土凹里。接着她下窝子撒鱼食,弄好之后,吹灭了蜡烛,在黑夜里静坐等着。

    平常这时候,她正在家里睡得香,要是起床一定困得要命,可她现在却觉得异常清醒,精神奕奕,更何况河边草丛里的蚊子也刺激得她不能躺下闭着眼等下钓竿的时辰到来。

    啪|啪|啪打着蚊子,顺娘把今天要做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排了一下顺序,心里就有谱了。

    天色渐渐亮起来,很快就到了可以下钓竿的时候,顺娘甩下鱼线,凝神钓起鱼来。今天非常顺,一个时辰之内,顺娘接连钓起来了七条鱼,三条一尺多长的大鲤鱼,四条巴掌大的稍小一些的,把顺娘给高兴坏了。她把这些鱼都装进鱼篓里面,藏进岸边的水草里,接着上山去砍柴。砍好一担柴下山,她去把鱼篓从水草里面起出来,提着回家去。

    回到家之后,她从鱼篓里面拿出来一条最小的给嫂子,让她把鱼熬鱼汤,再买上一些豆腐一起炖,全家打牙祭。

    齐氏笑嘻嘻地接了鱼,可成在一边直蹦跶,一边蹦跶一边拍着手喊:“今日有大鱼吃喽!”

    他跟只小猫一样踮起脚,伸长脖子去嗅鱼,围着他娘提着鱼的手转,惹得顺娘和齐氏嘻嘻的笑。

    刘氏看见了,也笑,不过她却对顺娘说:“把这鱼拿进城去买,不要糟蹋钱。”

    顺娘笑道:“今日钓的鱼不少,不差这一条,咱家今日就炖鱼吃吧。”

    刘氏听了,见女儿高兴,孙子也高兴,想了想,也就作罢。

    顺娘忙忙地吃完了饭,就进厨房去把昨天晚上泡好的黄豆和绿豆拿出来,分别放进了两个铺了干净麻布的柳编篮子,然后又让她娘找了件深色的破衣服出来,剪了,洗干净,搭在那两个放了黄豆和绿豆的柳编篮子上。她把这两个篮子提进了柴房,放在往常洗澡的石板上,又去找了两个大瓷盘子来,压|在上面。

    刘氏和齐氏就问顺娘,为啥要在上面压个盘子呢,顺娘说这是为了让发出来的豆芽更壮。就跟人挑东西一样,挑轻的和挑重的相比,时间一长,那个挑重的东西的人一定更有力气,更壮。

    顺娘这么说,刘氏和齐氏就懂了。

    她又告诉老娘和嫂子,过几个时辰要在上头浇水,保持盖在豆子上的布是湿的。现在她浇了水,等到她下晌回来的时候再浇水,晚上临睡前浇一浇,注意不要让豆芽见光,连续这样做四五天,生出来的豆芽就可以吃了。

    刘氏和齐氏半信半疑,说如此简单,就可以了吗?

    顺娘说:“当然,不信,咱们过四五日再看。”

    把生豆芽的事情安排妥当,顺娘挑着捆好的一担干柴,手里提着鱼篓就进城了。今天因为她只砍了一担柴,比往常要早进城些,然后路过谢家肉铺的时候,被谢乙叫住了,谢乙先是问他这是要进城去卖柴和卖鱼吗?

    顺娘说是。

    谢乙就乐呵呵地说:“那你出脱了手上的东西早些回来,我跟我家娘子下晌要上你家去瞧瞧你娘,拜访一下喜家,谢你救了我家二娘,你最好在家,你看你甚时候能回来?”

    顺娘问了问黄豆芽的价格,两文钱一斤,挺便宜的。但是顺娘在心里早算过账,知道一斤黄豆能够发出至少五六斤豆芽,而绿豆呢,她还不知道能发出来多少,不过,就算是照一斤黄豆发出六斤豆芽来算,也是十二文钱,按照四文钱一斤黄豆算,这个利润也达到了三倍。更何况要真是做豆芽卖的话,去米面店买多点儿黄豆,黄豆的成本价还要下降。其实就算没有绿豆生豆芽,这个买卖也可以做的。但现在市面上没看见绿豆芽卖,这其实就是一种商机,因为人们对于新出来的东西总是比较好奇的,而且占领了先机,先做出绿豆芽销售的人会赚得多些。在卖豆芽的棚子里面转了一圈之后,顺娘更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尽快把绿豆芽给做出来。

    心里对豆芽的行情有了底之后,顺娘跟石头一起走出来。

    石头问她是不是要发种生来卖,顺娘说她想做这买卖,要是真做起来了,石头就可以常常吃到免费的种生了。

    “那我可望着你早些日子种出种生来,如此一来,我爹又要少花两文钱买菜了。”

    “你小子,等着吧,有你的好。”

    石头说他已经跟着顺娘闲逛好久了,要去卖果子去了,不然到黑卖不完,回家要挨骂,还说,顺娘下次进城他还来找她。

    顺娘挥手让他快去,她再逛一逛也要回去了。

    石头笑着跑走了,顺娘就去把早起计划好要买的东西给买了,包括一些厨房用的调料,花椒、茱萸、芥末、胡椒,还买了些辣芥菜,另外她还去买了些白色和深色的麻布,至于发豆芽的大柳条框子在杨柳镇有卖,她就不在汴梁城里买了。她打算等到在家里的豆芽发成功了,再决定买多大的生豆芽的柳条筐子。还有,她记得谢乙夫妻说了在申时之后要到家里来拜访的,自己答应了申时之前要回家,所以买完东西,顺娘匆匆忙忙往家赶。到家的时候差一刻钟左右到申时,顺娘便对老娘和嫂子说了谢乙夫妻要来喜家拜访的事情,刘氏和齐氏一听赶忙把里里外外洒扫了一下,又各自去换了干净的见客衣裳,齐氏又烧了茶候着谢乙夫妻来到。

    顺娘来不及洗澡,只是草草洗了脸,换了身干净衣裳,逗着小侄子可成玩儿。

    申时刚过没多会儿,谢乙夫妻果然来了,他们不但带着谢二娘,还带来一个帮佣的店伙计帮着提着一大块肥膘肉,以及两瓶子酒。

    喜家的院门儿早就大打开着,一家人坐在堂屋里面,眼睛都望着外面呢,一见到院子门外有动静,顺娘和刘氏都站起来走了出去,留齐氏在屋子里照看着两个孩子。

    谢乙一走进喜家的院子,老远看到顺娘就哈哈笑起来,顺娘迎上去,行了礼,请谢乙屋里去坐。

    刘氏则是上前去跟吴氏见礼,吴氏回了礼,又叫自己女儿谢二娘上前来向刘氏行福礼,刘氏不免夸赞了谢二娘几句,比如说赞人家生得好,有礼貌等等。

    谢乙进了屋在堂屋的桌旁坐下,顺娘坐他对面,殷勤地给他倒茶喝。

    刘氏则是请吴氏去旁边的一张小桌子上坐下吃茶,并说没来得及准备果子,只有茶水,请吴氏多少喝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