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章 指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岂不是说因为救贾茁耽误了板儿,就连青儿都听出来了,看了一眼贾茁,看她脸上没有异色这才放心。埋怨的看了娘亲一眼,结果刘氏全无知觉,还在絮叨板儿小时候念书的事。

    贾茁冲青儿轻轻摇摇头,还笑了笑,表示自己不在意。

    “你们怎么都等在这儿。”院子门没关,王狗儿直接推门进来,看到堂屋里的三个人,一问知道姥姥睡了,娘仨个放心不下,在等他们回来。

    “板儿。”贾茁忍不住朝板儿看过去。

    只见他笑的露出一口白牙,“正巧遇着秦大人,考较了我一番,说起他当年考试的事,一时高兴忘了时间。”

    贾茁一听便心里有数,这等于就是教授经验了,这种经验正是板儿最欠缺的。

    板儿急着去将心得写出来,大家这才各自散去。

    过完年后吴妍送了帐本过来,“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从金陵过来订货。”这家是世家大族,那家是名门新贵,给谁不给谁真是难为透顶。

    吴妍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按顺序来,谁先交了银子谁就先有货,接受预订。她看了看,他们的订单,按贾茁培植的速度,至少要到半年后才能全部交货完毕。而这中间,还源源不断有新的预订进来。

    “金陵的有钱人多,这对他们来说可不算什么。”一大盆多罗,也不过二三百两银子,对于那些世家贵族来说,拿来送礼真的不算什么。

    “可不是吗?要不是祖父他老人家扛着,我还真是担惊受怕。”吴妍点头,之前他们定价都是一咬牙一跺脚,安慰自己高了可以打折,低了可不好涨上去。

    现在还真是应验了,低了,可不就是不好再涨上去了吗。

    “让他老人家受累了,我该亲自去给老人家磕头的。”贾茁趁机也谢过吴妍的从中周旋和受累。

    若不是李家是书香门第,祖父略有名声在外,李父又在外地为官,再加上万念县的县令颇有贤名,让人不好意思动手,只怕吴妍的铺子早叫不耐烦的人给掀了个底朝天。

    这也是贾茁庆幸的地方,若是叫她应付,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她这点小聪明可真是不够看。

    “你这边可要抓紧时间了,越有钱有势的越是急性子。”特别在他们早就习惯了想要什么,马上就能得到。

    “我尽量。”贾茁叹了口气,谁知道订单一下子爆了,可是植物的生长就是那么个过程,再着急也只能等着它慢慢长不是。

    “我去看看。”吴妍每次来,都会去看看后院里的多罗,能亲眼看到,她心里有数未来多长时间能供货,也能安心。

    吴妍回去后,端过一个陶盆放在面前,里头的一株红唇被掰成了几数瓣,分植在陶盆里。

    “少奶奶,已经这一盆也变了色。”丫鬟禀告道。

    “拿出去埋了吧。”吴妍点点头,并不意外。

    “是。”丫鬟身子一矮抱了陶盆出去,心里咋舌不已,五两银子就这样没了,少奶奶真以为这样就能长出新的来。

    门帘一挑,李容走了进来,蹙眉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总要留一手。”吴妍抬头看他,并无心虚,反而目光直视于他,坦然承认,“我这个人,是没有安全感的,我以为你早知道。”

    李容犹豫了半响,口气软了下来,“我以为你们是朋友。”

    “我们是朋友,所以,我不会对朋友怎么样的,除非……当然,我非常不愿意有那么一天。我不笨,可是她也不傻。两个聪明人,最好永远做朋友,否则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你说呢?”

    “我也这么觉得。”李容坐下来,看吴妍看他,不自然道:“看什么,还不摆饭,爷饿了。”

    “是,我去厨房给爷烧道我们家乡的小菜。”吴妍微微一笑,去了厨房。

    当天晚上,李容留了下来。结束了新婚后,小俩口一个住书房一个住新房的尴尬局面。

    吴妍没有再研究过多罗的分栽,李容虽然一脸不高兴,但也没有拒绝吴妍让人把他的行李搬回新房的举动。

    李家上下对这位少奶奶是彻底服了气,收服老太爷和老夫人,再收服少爷。嫁妆铺子生意火红到连远在外地的老爷都写了信回来问,到底什么是多罗。为什么一帮留在京城的同年都写信给他旁敲侧击,以为是他派人从自己的管辖之地送回来给家人的。

    过完年,板儿回家后点灯的时候越来越久。贾茁也不肯再让他帮自己干活,反正种植多罗有她带着青儿便够了。

    王狗儿把后院的地都整了,只留了一块种彩甜椒,其他的地方都做了木架子,给他们放多罗。贾茁看了王狗儿的木工活,才知道板儿的手艺是从哪儿来的,搞了半天是家传。

    “叔怎么什么都会做。”贾茁蹲在后院看他做最后一个木架子,青儿在一边帮着递工具。

    “我小时候家里环境还好,父亲一心想供我念书,总希望能重振祖上的荣光。”王狗儿心情很好,想到小时候的事,脸上浮出了笑容。

    “父亲给我取的大名,单名一个士字,代表的就是他的期待。可惜我不是读书的料,再后来看到家道中落,父亲除了念书万事不通。就干脆丢了书本,我学过木工,学过农活,当过活计干过中人。人这一辈子,身份,钱财都可能离开你,只有这手艺啊,永远离不开你。”

    王狗儿难得说了这么多的话,贾茁感慨道:“技多不压身,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就是这话,技多不压身。”王狗儿笑了,赶在板儿回来之前把木工全部做好,等板儿回来,家里便不会再有什么响动,就怕吵到他读书。

    溯云坊的伙计过来,说是东家吩咐的,知道王家有人下场,便送了一套赶考的文具。

    一只竹蓝,取的是节节高升的喻意。三支毛笔,笔杆上雕刻着连中三元。一块砚台,上头是蟾宫折桂。一块松烟墨,上头也是金榜题名四个篆刻小字。

    一刀上好的宣纸压在最下头,甚至还有一只可以取暖用的小手炉。

    “这也太周到了,我改天去给你们东家道谢。”贾茁看到东西,想了想收了下来。

    给王狗儿看了,然后道:“过几天我置办一份差不多的回礼送去。”

    “过几天还要蒸状元糕,给邻居和相熟的人都送一些过去。你也给他们捎带一盒过去,沾个好彩头。”

    贾茁听了王狗儿的话,才知道有这个风俗,全家上阵,做成类似元宝状的白糕,还要在上头点一个红点。

    风俗无非就是什么状元赶路小姐相送啦,再不然就是饿肚子被人救了,一块白米糕救了命等等。最后就延续成了现在的一种民俗,一家人蒸了好几屉,分送给周围的邻居,吃的越干净越好。

    隔壁的马家安静了一段时间,因为马蒙带着许多人跑了一趟安都府,年前回来后,又是一阵热闹。马蒙爱喝酒爱交友爱请客,家门口常有马车停着。

    贾茁拎了状元糕过去,才发现马家又在请客。这回请的人似乎还穿着城门兵的衣裳,看样子马蒙的交际又进一步,都到这个程度了。

    送完邻居,又送了一些去溯云坊,分了一些给伙计和掌柜,笑道:“不值当什么,自己做的,你们趁热吃,这些帮我送给你们东家。”

    “我马上送。”伙计拎了蓝子,快步跑去李家。

    伙计送去的蓝子很快送到少爷和少奶奶的院子里,李家给李容请了先生,在家坐馆。逼的李容苦不堪言,好歹学问有进步,倒让李家老太爷坚定了培养孙子的方向。那就是要用逼的,放在眼皮子下盯着,再也不能放松。

    好容易到了时间,逃出夫子的魔掌,李容看到有人拎着蓝子送进来,不由一撇嘴,“这么丑的蓝子,又是娘家送来的什么玩意儿。”

    “是溯云坊的伙计送来的,说是王家姑娘做的状元糕,给少奶奶……”

    丫鬟后头说了什么,李容完全听不到了,“放下,出去。”

    “是。”丫鬟不知道自己哪儿说错了,吓的放下蓝子,战战兢兢退下去去。

    “状元糕,状元糕……”李容看着一蓝子状元糕,忽然跑了出去,他只有一个念头,他今年要下场,他一定要下场。

    李老爷子盯着自己的孙子,“你是认真的?”

    “是,孙儿想过了,就算今年取不中,找找手感,适应一下也是可以的。明年,我一定要取中。”

    “你能这样想,就对了。”老太爷的眉头舒展开了,虽然报名的时间已经过了,但还有月余才开考,夹个塞进去,这点小手段李家还是做得到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