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都是16岁的他想象中的画面。
至少,他在那个年纪,对自己心中的梦想还是深信不疑的。
……
在他得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后,很快,他就得到了清华大学的保送通知书。
高一的学期一结束,他就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
后面,他的学业一直都很顺利。
他的大学本科读了三年,一路升上硕士、博士,各读了三年。
在他读博士的期间,他又再次遇到了以前和他一起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队友,那个温和的学长。
他们拜入了同一个博士生导师门下,学长成为了他的师兄。
后面,他习惯性地称呼那个学长为“师兄”。
很快,他就发现师兄同样也是一个天赋极高的数学天才。
不过,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数学天赋更高一筹。
从他大学本科开始选择代数数论这个方向之后,他就没有换过方向,一直在代数数论领域进行研究。
在他博士毕业前的最后一年之前,他的研究都很顺利,已经在代数数论领域发表了几篇重量级论文。
他能切实地感受到,他离他的梦想已经越来越近了。
不过,人生的转折点,最终还是来临了。
在他博士的最后一年,他开始着手研究代数数论领域的一个新的难题。
虽然那时他的成绩已经足够他博士毕业,但为了未来能够冲击世界级的数学难题,他需要在毕业前,尽可能地解决更多的数学难题。
但这一次,他的研究并不顺利。
他很快就遇到了以前研究数学难题时从没有遇到过的瓶颈。
他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法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
可是在他使用自己的方法不断推进研究进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难以跨越的门槛。
后面的时间,他都在寻找各种各样的新方法想要绕过这个门槛。
可无论他尝试什么方法,每次离绕开这个门槛都只差临门一脚,却迟迟跨不过去。
时间过去了整整三个月,他依旧没什么进展,或者说唯一的进展就是排除了许多错误的路径。
他的师兄那段时间也在忙着自己的研究,研究的领域是抽象代数。
虽说同为代数,但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方向。
在数学这个大门类里,许多不同的细小分支仅仅只是方向不同,就很可能导致研究不同分支的数学家们根本看不懂对方的论文。
因为隔行如隔山,每个不同的分支领域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
假如数学家想要看懂不是自己专业领域的其他分支领域的论文,哪怕是从头开始学,也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当然,世界上也存在极少的天赋极佳的数学家能够快速适应其他分支领域的逻辑。
后来,柳司明才发现,他的师兄就是这样的存在。
他的师兄当时的研究陷入停滞,偶然看到柳司明的研究,突然有了灵感。
师兄发现,可以使用柳司明正在研究的课题开发出一套新的数学工具,而使用这套数学工具,自己研究的课题就很可能出现进展。
于是,他先是跟柳司明提了一嘴,然后他花了一周的时间先是学习了代数数论的各种知识,第二周,他就开始着手解决柳司明的课题。
柳司明收到了师兄的提醒,但并没有当做一回事。
自己研究的这个课题,整整耗费了三个月都没有任何进展,难道师兄一个外行人还能帮自己解决了?
然后,仅仅过了两个星期,他就收到了师兄的消息,说这个课题已经解决了。
柳司明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惊当中,从小到大,他受到的震撼都没有今天多。
然而师兄却是告诉他,他最初的研究方向确实是正解,没有柳司明的思路,他可能还要多花一点时间才能解决,自己的研究迟迟没有进展的原因是课题中的一个关键的点自己始终没有想清楚。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
如果那么容易就能找到那个关键点自己也不会整整三个月都没有进展了。
他完整地看完了师兄关于这个课题的论文,他发现,自己的研究其实只占整篇论文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就算自己没有在前面这个部分卡住,也很可能会在后续的部分卡住。
他难以想象如果自己要完成整个课题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而他的师兄仅仅只用两周时间就搞定了,甚至还有一周时间是在了解这个不熟悉的分支领域。
他的师兄并没有察觉他的心理状态,只是兴奋的回到自己的课题了。
结果,不出两周,他自己的研究课题也完成了。
柳司明感觉自己长久以来的认知正在慢慢破碎。
他突然开始觉得自己的梦想有些可笑。
他有些出神地想着自己的师兄,自己和师兄明明都是同一条起跑线,在不知不觉中,师兄已经超过自己那么远了。
亏他之前还觉得自己的天赋胜过师兄,其实只是没有认清自己,或者说没有看清师兄。
他已经确信,自己和师兄的天赋存在一条巨大的鸿沟,是一条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也无法跨过去的,令人绝望的鸿沟。
于是,他开始变得有些茫然了。
……
他的生活依旧没什么变化,他不会像很多人失恋后就开始抽烟酗酒,堕落下去。
他不抽烟,因为他不习惯。
他也不酗酒,因为他不喜欢酒的味道。
他只是一成不变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他只是感觉,自己的内心缺了一块,仿佛一块被老鼠偷偷咬过一口的奶酪。
最终,他还是察觉到自己对数学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
自己的新课题,也是依旧进展缓慢。
一些以前都能想通的简单逻辑,现在的他,居然有些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