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和景在依循古城担任守护人已经一年多了。
守护人的小屋离古城并不远,从窗内向外望,可以尽览那座遗址的全貌。
夕阳西下,他像往常一样,站在窗前,凝视那团火球渐渐下沉。远处一个西装笔挺的小伙子肃立在夕阳里,像是在沉思着什么。距离太远,梁和景感觉这人似曾相识,有些熟悉,但摇摇头,又不想费心去想。一年多来,对这样游客已经见怪不怪,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不同来路的人不远千里来这里游览。游客的表现也是千奇百怪,有的吟诗,有的哭泣,更多的还是各种摆拍,然后嘻嘻哈哈地笑闹着离去。只要游客不干出格的事,不去异想天开地挖地寻宝,他都不会去干预。
天渐渐暗了下来,那个穿西装的小伙子慢慢地向团场方向走去,古城遗址再也没有其他游客了,恢复了往日的静寂。梁和景也从窗前离开,坐在小屋的炕上,开始了一天的晚课。今天他诵读的是: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带他皈依的师父在讲经时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认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故本经卷末有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全经之精髓。
不知为什么,居士梁和景今天诵读经文时没有了平日里的平和与安详,而是感到心浮气躁,那个夕阳下穿西装的背影又浮现在眼前,他不仅有些埋怨自己,平日里常说,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遇点小事却心烦意乱,自己的修为还是差得很远!连续诵念百遍“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心潮才慢慢平和下来。
若论修行之所,这里确实是个绝佳之地。看护人的房屋离那座“米兰大寺”仅有2公里,从窗前可以看见佛塔的顶端。曾经香烟缭绕,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历史已经堕入烟尘,一去不复返了,现如今,只有孤零零的佛塔静静地矗立在荒野中,让人们为曾经的繁华留下一缕想象的空间。
1907年1月,斯坦因跨过伊循古代灌渠,终于来到了米兰,举目四望,他深深为眼前非凡的气势震惊,高耸的古堡、矗立的佛塔、广布的寺院、挺拔的烽燧。斯坦因迫不及待地投入了米兰古城的挖掘工作,先从城东北约2公里的米兰大寺开始。在挖掘的过程中,一个罗马希腊风格的有翼天使壁画呈现在自己面前,仿佛有翼天使突然向自己迎面飞来,一双洋溢着青春欢乐的眼睛闪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