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五章 一心救汉吕公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咕噜噜~

    火盆上酒壶中的酒水已经是沸腾了。

    吕煜夹起酒壶,将食塌上的酒樽全部倒满。

    “天淸气寒,饮杯热酒暖暖身子,文若,请。”

    “多谢。”

    荀彧端起酒樽,朝着它轻轻吹了一口口气,嗅了一口酒气之后,便将酒樽放下去了。

    “公明,考虑得如何了?”

    吕煜轻轻摇头,没有马上拒绝。

    “文若既是要我投奔韩冀州,那文若可知韩馥为人?”

    可知韩馥为人?

    “韩公素有名望,如今又是冀州之牧,冀州民殷人盛,兵粮优足,可聚兵十数万,若欲讨董,投奔韩公便可成事。”

    吕煜却是摇头。

    “韩冀州虽然素有明名望,如今又是冀州牧,可谓是一方诸侯,手下兵足将广,但冀州既然是宝地,便不可能没有人觊觎的。”

    荀彧眉头一皱。

    “公明此言何意?”

    吕煜将身前酒樽端起,将服侍的侍女斥退,问道:“文若觉得袁本初如何?”

    “袁本初四世三公,弱冠登朝,便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使董卓怀怖;济河而北,为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能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自然是名重天下。”

    渤海如今是受冀州节制的,袁绍四世三公出身,袁氏门生遍布天下,能聚冀州一地之人,是轻而易举的,更何况他公然与董卓反目,如今在朝野之中的声势一时无两。

    “比之韩馥如何?”

    比之韩馥?

    荀彧仔细思索两下,说道:“若论名声,韩公不如袁本初,但论其高位,袁本初远不如之。韩公据有冀州,便是名声盛如袁本初,也是受到韩公节制,如今投靠韩馥,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况韩公素来礼贤下士,公明前去,必然能够实现自身抱负。”

    更不要说韩馥也是出自颍川郡,有同郡的身份在,他去投奔韩馥,自然是会受到重用的。

    荀彧之所以会选择投奔韩馥,便是他相信韩馥也算是有前途的人。

    但...

    韩馥可不算是有前途的人。

    此人心无国家,见董卓乱朝,却只是向身下幕僚问:“该帮袁氏还是董氏。”十八路诸侯讨董,却在暗地里克扣袁绍粮草,

    最后被袁绍略施小计,与公孙瓒合谋,便心生恐惧,再在谋士耳中劝说一二,便弃了冀州。

    总的来说,这家伙胆小多疑,根本不能成事,白白将冀州宝地拱手让人,结果还落得自杀的局面。

    况且在历史上,荀彧说是要去跟从韩馥,不过当他到冀州的时候,冀州已经是袁绍的了。

    “韩公虽然礼贤下士,但毕竟他是袁氏门生,名望不如袁绍,河北士族岂不会仰慕袁本初?”

    荀彧眉头紧皱。

    “本初乘资,虽能强大,然雄豪方起,全未可必也。将来的事情,公明如何能说得准?”

    “未来之事谁说不能说准?文若岂是没听过【乾坤万年歌】?”

    “乾坤万年歌乃是姜太公所作,虽言说万年事,但也时有错落,况我辈之人,能敌姜太公者几何?”

    “哈哈哈。”

    吕煜哈哈一笑,说道:“文若不输汉之子房,才德亦可直追姜尚。”

    荀彧连忙摆手,说道:“何德何能,何德何能。”

    不管是姜尚,还是张良,那可都是有名的贤才啊!

    荀彧虽然自负不凡,但如何敢比肩此二人。

    “文若过于自谦了,我听南阳名士何颙曾言之文若乃‘王佐之才’,试问天下之人得此称谓者几何?”

    被吕煜如此夸赞,荀彧俊脸顿时就红润起来了。

    “公明实在是折煞在下了。”

    话虽然如此,但荀彧看吕煜却是更加顺眼了。

    “文若欲追随韩馥,想必也知晓天下大势为何?”

    事实胜于雄辩。

    在将来,荀彧会明白他说的话是对的。

    但现在吕煜可不是要荀彧以后明白,他现在就要说服荀彧。

    便通过这天下大势来点醒荀彧。

    现在有这么一个无主大才出现在自己面前,吕煜要说不想将他招入账下,那是不可能的。

    更不用说若是得到一个荀彧,可不仅仅是得到一个荀彧那么简单。

    荀彧善于举荐人才,起初举荐了戏志才,戏志才死后又举荐了郭嘉。

    此外,还举荐了荀攸、钟繇、陈群、杜畿、司马懿等人,都是当时名士。

    得一个荀彧,差不多将贤才的大片江山都打下来了。

    虽然他现在身处低位,声名也不显,但现在不争取一下,可不是吕煜的性格。

    况且,就算得之不到,在荀彧心中也留下深刻印象。

    届时他投奔袁绍,心灰意冷之下,说不定转而投奔的不是曹老板,而是他吕煜。

    “董卓乱朝,必不长久。”

    荀彧在长安,可是明明白白的看清这董卓的为人。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董卓入朝以来,做过的不义之事可以说是罄竹难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