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昨天苏宛说今日经筵能助苏庆成名之时,原氏便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未曾想到,此时看来,昨日的事情完全是个错误。想到这里,原氏便想狠狠的呵斥苏宛几句,但是看到苏宛清秀的面庞,不知为何又将那些话咽了回去。
看着原氏欲言又止的样子,苏宛鼻中轻哼一声,解释道:“今日可以说,苏庆已经成名。只不过这名声在京城之中并不彰显而已。”
听到苏宛的话,江氏和原氏彻底糊涂起来,既然苏庆已经成名,那便该整个京城闻名才是,苏宛怎么会说在京城之中名声不显?
苏宛看着江氏与原氏迷惑的脸色,张口给两人解释道:“你们莫要忘记,今日能列席殿前经筵之人都是何等身份?苏庆在这种场合之上提问,岂不是让在场众人印象深刻?”
想想今日能去殿前经筵之人的身份,江氏与原氏都不由自主地点点头,若非世家大族或者朝中重臣的弟子,想要去参加殿前经筵简直难如登天。
见到两人点头,苏宛继续解释道:“更何况,今日可是有皇帝与宰相大人在场,敢有勇气提问之人不过五指之数,苏庆便是其一。现在的苏庆可以说在皇帝心中都有印象。”
想到自己的儿子能在皇上的心中都留下印象,原氏心中高兴的不能自已。也不管方才苏宛不理她的事情,追问道:“那宛儿你又怎么说庆儿声名不显?”
如果能在皇上心中留下印象,自己儿子的才学定然是极为出众的。若是如此,整个京城应该传诵自己儿子的才名才是,又怎么会声名不显?
苏宛也也没有计较方才之事,只是淡淡说道:“二婶,今日能列席殿前经筵之人非富即贵,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将殿前经筵之上的事情到处宣扬?所以苏庆在平民百姓中声名不显。”
直到现在,江氏方才清楚苏宛话中之意。虽然苏庆在皇上与宰相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但是两人定然不会替苏庆显名,所以,苏庆虽然在朝廷上成名,但是在民间依旧没有名声。
不过,即便如此原氏也是心满意足。只要能在皇上心中留下印象,那便是极好的。至于百姓之间,能有声名最好,若是不能有声名,却也与日后苏庆的仕途无碍。
有了这般满意的解释,原氏自然不会继续纠缠苏宛,江氏又问了几句经筵之上的事情,两人便借口让苏宛好好休息,全都离开了小院。
等到两人走后,苏宛这才算是完全放松下来,让竹茹给自己捏了捏肩膀,随后便睡下了。
苏宛一觉睡到大天明,起来之后,让竹茹给自己收拾停当,便在桌前百无聊赖的坐着。一边的竹茹看到苏宛双目失神,不由问道:“小姐,今日怎么不看书了?”
苏宛笑了笑,然后说道:“今日不适合看书。反正一会有人要来请我去前院,根本就不能好好看书,所以干脆就不看了。”
话音刚落,竹茹便听见面外的粗使婆子回报,“小姐,老爷请您去前厅。”竹茹敬佩的看着自家小姐,未曾想到,小姐竟然还有这般能掐会算的本事!
主仆两人早已收拾停当,不多时便已出现在侯府前厅之中。看着前厅之中阖府老幼,苏宛一一上前见礼,然后坐下与众人客套。
不多时,只听侯府外号炮声响,接着又是铜锣之音,坐在主位之上的苏怀远起身说道:“众人随我出府接旨。”
来到侯府门口,只见一队人扛着威武肃静的牌子走在前面,其后跟着是两个抬着巨大铜锣的人,再然后是四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队伍中间是一乘四人抬的枣红小轿,最后是仪仗。
那枣红色官轿停在候府门口,从轿子里走出一个四十左右的太监,手托明黄圣旨。看到苏怀远站在门口迎接,只是轻轻点头,然后举步进了威武候府。
侯府管家早已经将接旨是要用的香案蒲团等一应事物全部准备停当。那太监见到物什已经齐备,尖细的声音响起,“翰林院编修苏林接旨!”
苏林上前跪在香案之前的蒲团上,苏怀远带着家人跪在其后。只听那太监将圣旨展开,缓缓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翰林院编修苏林,温良恭俭,才识渊博,现摺升为太常寺丞。赐官服官帽两套,玉佩五块,钦此。”
将圣旨宣读完之后,太监将圣旨一合,对跪在最前面的苏林说道:“苏大人接旨吧!”苏林跪在地上,颤声说道:“微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跪在苏宛身后的众人无比艳羡的看着苏林将明黄色的圣旨接在手中,只有苏宛眼中神色不变,而且嘴角的笑意也颇有几分值得玩味。
手中拿着圣旨的苏林面上虽然在笑,心中却在滴血,陛下竟然会用这样的方式将自己扔在一边!可是,自己到底是哪里做得不合陛下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