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没有后世的那种喧嚣。
不要说夜场、KTV了,道边连个撸串的都没有。
回到陆家老宅,推开院门,玫瑰花、葡萄藤、瓜果蔬菜有序排列。
陆通回家,姜兰带着陆武迎接,一见面就是一个大大的拥抱。
如果没有自己,是不是还要亲一个?陆野暗搓搓的想着。
姜兰这人陆野不是很了解,前世接触的不多,只知道陆通认识姜兰时,姜兰已经年过三十,博士学历,是个标准的“剩斗士”!
当年陆通去港城武术交流,两人擦出火花,于83年育有一子,88年回内地。
88年,第一次房改,姜家听到风声,让陆通带着姜兰去上京买房子,重点是院子。
刚开始,内地房子卖的贼便宜,后来又要补差价,各种门道,大伙都懂。
中间叫停过,后来又恢复销售,八十年代经济环境不稳定,很多事情一会说行,一会又说不行。
哦,忘了说了,姜家是做房地产生意的,姜老爷子看中内地房产业未来,买院子是为了将来拿地方便。
姜老爷子,目光深远。
别看陆通大姜兰12岁,当初俩人的事,姜老爷子可是从未阻拦过。
这要搁普通人家,怎么不得提两句反对意见,这可是八十年代。
也正因是这个年代,姜老爷子才格外看重功夫。
姜家又不是只有这一个女儿,何况女儿自己还乐意。
俩人在院子里搂了能有三分钟,陆野和陆武全程卖呆儿。
前文说过,陆武辈分比陆野大,陆野得管叫小叔,但实际上陆武只比陆野大了两岁。
俩个老的腻歪完了,四人又一起去了正院。
正院住的是大爷爷陆十和大奶奶梁珑。
陆野进门,给大爷爷和大奶奶“请安”。
回老家生活,就这点不好,长辈多,辈分乱。
不过为了学点真本事,烦就烦点吧。
陆家老宅有专门的练武场。
在大院西侧。
练武场北面是间瓦房,房前两边各有一个兵器架,架上空空如也。
东西围墙,墙侧有廊,廊内木桌木椅。
南面是门,门前内有照壁,壁上古字不认识。
族里老人越来越少,再过些年,这老宅就要变成旅游景点了。
第二天清晨,陆野饭还没吃,就先跟着陆通晨练。
看着陆通站在梵钟前运气,然后徒手击钟。
铛!
陆野嘴角抽了抽,感情您老一直是这么敲钟的...
这还要钟杵干什么?
压腿、劈叉、甩腰...
跳楼梯、平衡木、打沙袋...
基本套路,摸爬滚打...
和陆野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传统武术讲究实用,所练动作招招致命!
美观?
不能打敏感部位?
不存在的。
传统武术,哪里薄弱打哪里。
比武要签生死状!
和平年代,死人是大事,打伤也不是小事,打起来再不美观,没落也就成了必然。
见陆野练的认真,陆武也跟着练,输给比自己小的哪行?
只是陆野并非真小孩,陆武虽然生理上领先两年,可心里上还是差的太远了。
时间久了,陆野始终如一,陆武就开始各种偷懒。
七爷爷和七奶奶每个月都出门,到处买院子。
听听现在的价格,陆野贼动心,可惜没钱。
几万块钱就能在上京买个院子!
听说去年更便宜,只要两三万!
过个二三十年,那可是一个亿啊!
难怪后来七爷爷家那么富,合着现在就开始奠定基础了。
下半年,陆武上小学,陆野继续习武。
陆野练的好,陆通自然得意,有事没事带陆野四处访友。
少林寺、武当山、峨眉派;
老岳家、老罗家、老杨家;
还有已经转型成民间组织的昆仑、崆峒等。
陆野自知自己算不得天才,只不过是心里年龄远超同辈,练功勤奋刻苦而已。
可外人不知道啊,都说陆通有个好孙儿。
说起“孙儿”这词儿陆野就来气,平白无故小一辈儿。
少林寺2岁的释小龙都比自己辈儿大。
陆通和好友自是平辈论交,好友带的是徒弟,陆通带的是孙子...
三年后,陆野读小学一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