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田秀英得体的关心和说辞,崇祯满意的点了点头,不愧是自己最宠爱的妃子。
“南京那边如何了?”今天的崇祯语气格外的温柔,以至于王承恩有点不适应。
“据锦衣卫密报,这卓青枫已经由开封北上,此刻就在大同城内。”王承恩躬身答道。
“哦,看来他真是要代表朝鲜参加这次会盟了,到时候朕要看看他这个明臣有何脸面来看朕。”
提到卓青枫,他的内心就有些烦躁,眉头不禁微皱道:“鞑子跑了,他镇军占的山东之地,可曾撤出?”
“回皇上,正在陆续撤军,如今已经撤到了黄河以南。”对于实情,王承恩没有如实上奏,他怕扫了皇上的兴致,同时他内心猜测,山东之事必然是宋献策自作主张。不待崇祯继续发问,他接着说道:“周王奏报,开封之围已解,全赖大将军之功劳,如今开封依旧是河南总兵陈永福把守,镇军只留了二千协防,开封状况恢复如初。闯贼带兵西窜之际,挖开了黄河大堤,幸好有大将军下令沉船堵塞缺口,这才保住了开封。”
“依你所奏,看来这卓青枫还知道他是大明的臣子,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为之。知道进退,说明他还有救。”崇祯坐在榻上,接过田秀英递来的香茗,饮了一口,又沉默了许久。他的目光开始变得阴冷,喃喃问道:“你们说,现在就把卓青枫抓起来下狱是不是更好?”
田秀英捧着茶壶的手不觉颤抖了一下,对于皇上的心思即使是她也很难猜测,皇帝的主意变化太快,她嗫嚅着说道:“这样只怕不好吧,观其近来所为,只有尽忠,并无过错,若是贸然处置,恐怕有损皇上威望啊!”
崇祯没有说话,脸色阴沉,他将手中的茶碗重重放下,阴厉的目光移向了王承恩。
王承恩内心不断变化,他揉了揉脑袋,恭敬的躬身答道:“陛下,抓了他,恐怕也无益处。现在镇军的指挥主要依赖于横波府的镇军参谋部,只要横波府的那些人还在,我们一时半会就无法制约镇军,反而还会引起反弹。如今会盟关键时刻,还请皇上三思,对了,据臣所知,山东之事,卓青枫并不知晓,而是宋献策擅自为之。”
“哦,原来这样,看来朕还是想多了,不过会盟之后,务必擒拿其下诏狱,朕要亲审。”
看到崇祯皇帝坚毅的眼神,王承恩本想提及横波府的三年之约,想想还是算了,只得应道:“老奴这就安排。”
看着王承恩蹒跚离去,崇祯皇帝的心情大为好转,他暗自想到:“若是收编了镇军,这天下何愁不定,擒贼先擒王,只要抓住青枫,自然可以掌控镇军,平了流寇,灭掉满清,再纳朝鲜入明,他崇祯也算是千古一帝。”
“秀英,朕前些日子和你说的那事可有眉目?”
突如其来的一问,田秀英有些懵圈:“什么事啊?”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