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师不理睬的卢伟
卢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我主动给他打招呼,他就像一个木头人一样,一点反应都没有。
月考试时,他的地理只考50分,而其它各科都考得很好。课外活动时,我想找他谈谈,当时教室的门关着,我从窗口喊他,他正在专注地看班主任弄水贴画,只“哼”了一声,连脸也没转。我又喊了他一声,谁知他显得很不耐烦地吼道“干啥!”我当时就一种他看不起我这个“副科”老师的感觉。我把他喊出来,非常气愤地对他说:“班主任喊你这样不?不要觉得你成绩好就傲!”他反击说:“我没有傲!”我当时真是没话可说了,因为这傲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只好对他说:“老师冤枉你了”,又对他说:“老师喊你肯定有事,你应该马上出来。还有老师给你打招呼,你也应该有所表示”。
卢伟的成绩逐渐上升是在实行导学案教学后。我把导学案发下去后,发现卢伟看书的神态,特别专注、投入,并且做过后他的记忆效果也特别好,用他的话来说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在展示的时候,性格内向的卢伟刚开始不愿到台上来,在我鼓励的眼神和同学们阵阵热烈的掌声下,他终于勇敢的跨上了讲台。尽管不敢抬头看台下的同学,说话的声音也很小,但毕竟迈出了勇敢表现的第一步﹗
为了调查同学们对用导学案上课的意见,我让他们每人写一张小纸条。谈谈自己对课改的意见,卢伟在纸条的开头对我的称呼是“亲爱的老师”,落款是“您的学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我的尊敬,对导学案上课的喜欢。想想以前我对他的那些看法,心中有一种误解了他的感觉。从这件事中让我体会到: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又是丰富多彩的,稍不留神,我们就可能误解或伤害孩子。
身有残疾的胡萍
上课时我发现胡萍一个人独单单地坐在角落里,从来不抬头,也不张口回答问题,更不用说主动与别人讨论问题了。并且我发现她的作业做得也很不认真。从她的班主任处我了解到胡萍因先天腿有残疾,且经常小便失禁,被亲生父母遗弃,被现在的父母捡来收养。本来不幸的她又经常被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嘲笑,心中感到很自卑。
在课外活动时我找到了胡萍,给他讲了心中有一个梦想的美国运动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残疾滑雪运动员——戴安娜·高登故事,告诉她:“当有不幸来临时,不要气馁,鼓起勇气,勇敢面对,请相信一句话,风雨之后彩虹更美丽”。并送给她《钢铁怎样炼成的》、《张海迪的故事》两本书,让她课外阅读。
实行导学案教学后,胡萍和其他几个同学分到一组,第一次不在孤单,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胡萍虽然身有残疾,但很聪明成绩也不错。为增强她的自信,我建议组长让胡萍和有些弱智成绩较差的张紫同学结成对子。我发现胡萍给张紫讲起课来还真是有模有样,我终于看到她上课开口说话了。为能给张紫当好小老师,胡萍学习明显比以前认真了。
上课时我经常用关爱的眼神注视着她,并多给她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她感到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棒。
这了一段时间,胡萍上课敢抬头来了,脸上有时也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心中总有一股怒气的吴顺
吴顺的父母不知什么原因,十多年没回过家,吴顺只好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也许是怨恨他父母抛弃他的原因,小小年纪的他,整日眉头紧锁,一天到晚一副不开心、生气的样子,一张口说话,就愤愤不平,火药味十足。他对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好斤斤计较,经常与周围的同学发生矛盾,就连我是他老师也不放过,只要他举手我不提他,他就很有意见的发出“唏唏”的声音,并把头一歪,趴在桌子上,生气不学了。
课外活动时,我找到他,首先肯定了他上课能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是值得表扬的,然后指出斤斤计较是不对的。并给他分析了好计较这些点滴小事的原因:因为胸无大志,所以才会容易陷入琐碎小事之中。
为使吴顺能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我给他讲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茅以升为建中国第一座坚固的现代化桥梁而刻苦学习的故事,并送给他《励志故事》让他阅读。
实行导学案教学后,为培养吴顺集体感和团体精神,我任命他当地理课学习小组长。小组长必须有能力对全组同学的学习进行指导,为能胜任这一职任,吴顺的学习明显比以前卖力了。这时身为小组长的他考虑的再也不单单是个人的得失,而是全组甚至全班同学的学习。
现在吴佳顺变的比以前开朗了许多,和同学们也能和睦相处了,他举手我不提他,他再也不闹情绪了。
只有在我们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包容心下,“他们的多样性、差异性、独特性、个体性和自主性”才能得到尊重;在我们充满智慧的方法下,他们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开出属于自己的五颜六色的花”。